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木章专利>正文

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07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是于轮椅主体底侧设有组立部,并于组立部侧面成型轴孔,另于前轮的支杆侧面设有一转轴,以对应容设组接于轴孔内,借此,利用该于轮椅主体与前轮组接处所设调整单元,即可调整轮椅主体与前轮间的倾仰角度,以适应乘坐于轮椅上的使用者的身高、体重及坐姿,使其身体重心与轮椅重心平衡,达到防止使用者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或后倾,造成轮椅倾倒翻覆的情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尤指一种可调整轮椅主体与前轮间倾仰角度,防止使用者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或后倾,造成轮椅倾倒翻覆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民众因遭受如车祸、中风等重大疾病或伤害,造成下半身暂时无法活动甚至瘫痪的情况,或是年老生理机能退化以致肌肉萎缩、双脚无法行走时,皆须利用轮椅辅助其行动。现用轮椅主要构造是于轮椅主体设置有一椅座,并使轮椅主体在位于椅座两侧处分别组设有扶手,另在轮椅主体下方前、后方各组设有前轮与后轮,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511499号的「轮椅收折支撑架结构」、中国台湾公告第M283623号的「轮椅之脚架装置」及中国台湾公告第M325111号的「轮椅之脚架构造」等,即为现有常见的手推式轮椅,现有手推式轮椅于使用时,是由使用者利用双手推动两侧后轮,以使轮体转动,带动轮椅行进,除了上述手推式轮椅外,为了减轻使用者体力负担,乃有业者研发电动式轮椅,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335277号的「电动轮椅结构」及中国台湾公告第M255712号的「电动轮椅构造」等,为现有市面上常见的电动式轮椅,是于轮椅主体上装设马达等动力装置,以与轮椅的后轮轮轴相组接,以通过马达等动力装置发出的动力来带动轮椅前进。现有轮椅,无论是手推式轮椅或电动式轮椅,其前轮与轮椅主体组接的构造皆是将前轮固接于轮椅主体上,使前轮只能配合轮椅左、右行进方向而转向,然而,乘坐于轮椅上的使用者,其身高、体重及受伤、疼痛的位置皆不同,因此,乘坐于轮椅其椅座上的深浅度与坐姿等亦会有所差异,当使用者乘坐于轮椅其椅座的深浅度与坐姿等不同后,其身体重心位置亦会产生变化,而无法与轮椅本身重心相配合,除造成使用者乘坐的不舒适性外,亦会因其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或后倾,而造成轮椅的倾倒,导致使用者由轮椅摔落的弊失。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轮椅设计,其轮椅的重心无法配合不同使用者身体重心变化,做相应改变的缺失,乃凭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轮椅做更新的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尤其是一种可调整轮椅主体与前轮间倾仰角度,防止使用者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或后倾,造成轮椅倾倒翻覆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包含轮椅主体及组设于轮椅主体底侧前方的前轮,并于该轮椅主体及前轮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其中该调整单元,包含一设于轮椅主体底侧的组立部,并于该组立部侧面成型一轴孔,另于前轮的支杆侧面组设有一转轴,以对应容设组接于该组立部的轴孔内。如上所述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其中,该组立部的轴孔孔壁进一步设有齿部,另使转轴周壁进一步设有齿部,以与轴孔孔壁的齿部相互啮合。如上所述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其中,该组立部的轴孔孔壁进一步设有限位块,转轴周壁上凹设有限位槽,且使该限位块对应设置于该限位槽中。如上所述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其中,该组立部的轴孔孔壁设置的限位块与转轴周壁的限位槽间进一步穿设锁接有锁固件。如上所述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其中,该组立部的轴孔一侧进一步组设有封闭板,并于该封闭板中心设有穿孔,另于转轴轴心进一步设有锁孔,又设有一第二锁固件,以对应穿设该封闭板的穿孔,而与转轴的锁孔相锁接。借此,本技术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于轮椅主体与前轮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通过该调整单元即可调整轮椅主体与前轮间的倾仰角度,以适应乘坐于轮椅上的使用者的身高、体重及坐姿,使其身体重心与轮椅重心平衡,达到防止使用者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或后倾,造成轮椅倾倒,使用者由轮椅摔落等情况。又本技术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于轮椅主体与前轮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且使该调整单元于轴向及径向处皆设有锁固结构,借此,双重锁固设计,以确实稳固调整单元的调整角度。另本技术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于轮椅主体与前轮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利用调整单元所设限位槽及对应限位槽而设的限位块设计,即可限制调整单元的转动幅度,以避免大幅度倾仰,导致乘坐于轮椅上的使用者重摔落地的情形,更增使用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a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b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轮椅主体2前轮21支杆3调整单元31组立部32轴孔321齿部322限位块323锁孔33锁固件34转轴341齿部342限位槽343锁孔35封闭板351穿孔36锁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主要包含轮椅主体I及组设于轮椅主体I底侧前方的前轮2,并于该轮椅主体I及前轮2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3 ;其中该调整单元3,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包含一设于轮椅主体I底侧的组立部31,并于该组立部31侧面成型一贯通的轴孔32,又于该轴孔32孔壁设有齿部321,另于轴孔32孔壁上凸设有一限位块322,并于该限位块322上设有锁孔323,以供螺丝等锁固件33穿设锁接,另使前轮2的支杆21于侧面处连设有一转轴34,以由轴孔32 —侧对应容设于轴孔32内,又于该转轴34周壁设有齿部341,以与组立部31其轴孔32内壁所设齿部321相互啮合,且使转轴34周壁上凹设有一限位槽342,以供组立部31其轴孔32孔壁一侧凸设的限位块322对应设置于内,且使穿设于限位块322其锁孔323的锁固件33端部抵设于该限位槽342槽底,又于该转轴34轴心处设有锁孔343,另在轴孔32相对转轴34组设的另侧焊接固设有一封闭板35,且于该封闭板35中心设有一穿孔351,以供螺丝等锁固件36 (第二锁固件)穿设于该封闭板35的穿孔351,而与转轴34轴心的锁孔343螺设锁接。据此,当组装使用时,请一并参阅第图3a、图3b及图4所示,是将组设于前轮2支杆21上的调整单元3所具有的转轴34,由设于轮椅主体I底部的组立部31 —侧容置于其轴孔32内,并使转轴34的限位槽342与轴孔32孔壁上凸设的限位块322相对应,以使轴孔32的限位块322位于转轴34的限位槽342中,继之,将锁固件36由设于轴孔32 —侧的封闭板35其中心穿孔351穿设,并与转轴34轴心的锁孔343相锁接,随着锁固件36不断锁紧,锁固件36逐渐将转轴34往轴孔32及封闭板35方向拉引迫紧,以于轴向定位该轮椅主体I的组立部31及前轮2的转轴34,又使另一锁固件33由组立部31外经限位块322处所设锁孔323穿设至转轴34的限位槽342,并使该锁固件33端部抵迫于限位槽342槽底,以于径向定位该设于轮椅主体I的组立部31及设于前轮2支杆21的转轴34。借此,请一并参阅图5、图6所示,当各不同身高、体重,以及因受伤、疼痛位置不同而有各种相异坐姿的使用者乘坐于本技术的轮椅时,本技术的轮椅,便可适应各个不同身高、体重及坐姿的使用者其身体重心的不同,以调整本技术轮椅的倾仰角度,以使乘坐于本技术的使用者的身体重心可与轮椅的重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重心的轮车结构包含轮椅主体及组设于轮椅主体底侧前方的前轮,并于该轮椅主体及该前轮组接处设有调整单元;其中:该调整单元,包含一设于轮椅主体底侧的组立部,并于该组立部侧面成型一轴孔,另于该前轮的支杆侧面组设有一转轴,以对应容设组接于该组立部的轴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木章
申请(专利权)人:蔡木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