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一种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20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和控制网状射频消融电极直径,使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将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电极的各个网格及节点的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包括手柄(1)和推拉杆(2),特别是弹簧(3)的后端与手柄(1)固接,弹簧(3)的前端与金属编织网(5)的后端头(4)固接,金属编织网(5)的前端与前端头(6)固接,多股内芯(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端头(6)和推拉杆(2)固接,多股内芯(7)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射频消融电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进行射频消融术的网状射频消融电极。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慢性哮喘以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包括气道壁增厚、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多、血管增生,最重要的是气道平滑肌增生;急性哮喘则有多种激发因素,一般表现为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的气道狭窄。气道平滑肌收缩是导致支气管收缩的决定因素,平滑肌的参与使将其作为治疗靶点成为可能。吸入型抗炎药(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是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主要药物,但很多重症患者对该治疗不敏感,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向气道壁传递受控的治疗性热量来降低气道平滑肌收缩性和高反应性的技术,该技术可减少气道平滑肌数量,从而使一般治疗无效的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急性加重减少,但已有的消融电极只能实现点或线接触的射频消融,手术时间较长并导致手术不彻底。射频消融术也是恶性肿瘤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主要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近年来,射频消融也被应用于治疗血管瘤及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初步显示了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可调整和控制网状射频消融电极直径,使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或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将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电极的各个网格及节点的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实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手柄和推拉杆,特别是弹簧的后端与手柄固接,弹簧的前端与金属编织网的后端头固接,金属编织网的前端与前端头固接,多股内芯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端头和推拉杆固接,多股内芯可随推拉杆同步前后位移。所述的金属编织网由多根金属丝交叉编织而成,形状为圆柱状或椭圆状或球状, 金属编织网由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或由不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所述的金属编织网由沿轴线对称设置的独立的半形金属网构成,一半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大于另一半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所述的多股内芯并行设有引线,引线前端设有感知射频产生的高温的温度传感器,金属编织网的前端固定于前端头的外环腔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前端头的内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金属编织网的网格上,温度传感器为至少一个。所述的弹簧外表面有绝缘层。所述的推拉杆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属编织网直径大小的直径刻度标记。所述的金属编织网为不同直径的金属丝编织为对称设置的独立金属网,在一半形金属网上有标识点。本技术通过精确调整和控制网状电极的直径,使电极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从而保证射频系统对气管壁阻抗的相对恒定,使射频输出能量稳定, 克服了已有技术只能实现单一的点或线接触的射频消融的缺陷;本技术既可以环形的线接触也可以环状的面接触形式贴合气管壁,同时由于整个金属网导电,其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金属网各个网格及节点,相当于增加了无数个电极点,可实现完成快速、连续、能量分布均匀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术从而大大减小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I图2图3图4图5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图I的左视图。为图I中前端头部分的剖视图。为图2中A-A位置的断面示意图。为图I中后端头部分的剖视图。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 图6,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手柄I和推拉杆2,关键是弹簧3的后端与手柄I固接,弹簧3的前端与金属编织网5的后端头4固接,金属编织网 5的如端与如端头6固接,多股内芯7的如端和后端分别与如端头6和推拉杆2固接,多股内芯7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手柄I和推拉杆2为塑料材料制成(如尼龙、ABS、PC 等),推拉杆2可在手柄I内进行位移,推拉杆2上设有直径刻度标记11,推拉杆2的尾端设有电极插座12 ;金属编织网5由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如多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或由不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如多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和多根高导电率金属丝混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可保证金属编织网5具有预制的形状,高导电率金属丝则可保证金属编织网5的射频导电率,金属编织网5被预制成一椭圆状网体或球状网体或圆柱状网体(图I 和图2所示),金属编织网5的前端与前端头6固接,金属编织网5的后端与后端头4固接, 形成封闭状的网体;后端头4为一金属的中空管体(图5所示),后端头4的前端开有一外环腔(槽),金属编织网5后端的多根金属丝按圆周均布在上述的外环腔(槽)内并焊接, 即后端头4的如端与金属编织网5的后端焊接,后端头4的后端与弹黃3的如端焊接;弹黃 3为一根密绕的螺旋弹簧,其后端与手柄I固接,弹簧3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10,弹簧3可参与导电或不导电,弹簧3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一定的刚度,多股内芯7置于弹簧3内;多股内芯7由一根镍钛合金丝和多根高导电金属丝绞股而成(图4所示),或还可为单根以构成实芯结构,多股内芯7的直径略小于弹簧3的内径及后端头4的通孔内径,多股内芯7的后端与手柄I固接,多股内芯7的前端则从后端头4穿出并伸出一段长度且通过金属编织网5的网体内与前端头6焊接,通过推拉杆2可使多股内芯7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同时金属编织网5的预设形状的直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监控金属编织网5的温度变化,多股内芯7并行设有引线9,引线9的前端设有感知射频产生的高温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温度4传感器8设于前端头6的内腔(图3所示),前端头6为金属材料,其有一内腔且端部呈半球形,温度传感器8置于该内腔中并用导热胶固化在前端头6内,将多股内芯7的两根高导电金属丝拆除以作为温度传感器8的引线9的通道,则引线9与多股内芯7平行引出并与推拉杆2的电极插座12连接,前端头6的后端开有一外环腔(槽),金属编织网5前端的多根金属丝按圆周均布在前端头6的外环腔(槽)内并焊接;为更精准监控金属编织网5的温度,温度传感器8设于金属编织网5的网格上(图6所示),温度传感器8为至少一个,最佳为4 12个,多个温度传感器8均分、柔性的固接在金属编织网5的表面,可按顺序排布或交错排布,根据所设的温度传感器8的数量将多股内芯4中的多根高导电率金属丝相应拆除以作为温度传感器8的引线9的通道,则各温度传感器8的引线9均与多股内芯4平行引出并与推拉杆2的电极插座12连接,设于金属编织网5网格上的温度传感器8可准确直接反映出金属编织网5的实际温度值;为使金属编织网5具有不同的加热功能,金属编织网5由沿轴线对称设置为两个独立的半形金属网构成(图中未示出),即一个半形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大于另一个半形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该两个半形金属网扣合形成金属编织网5,金属丝的直径不同可使金属编织网5具有不同温度的加热面,并可在上述两个半形金属网结合处设有一绝缘条,以便对两个半形金属网分别导电,为跟踪及定位,金属编织网 5在一个半形金属网上可设有多个标识点,如多个菱形或圆形片,以便确定该半形金属网的具体位置。使用时,先向前推动推拉杆2,多股内芯7向前伸出,随着多股内芯7不断前伸迫使金属编织网5的预设形状的直径逐渐变小,直至金属编织网5贴附于多股内芯7呈同轴直线状态,通过手柄I的锁定装置锁定,再将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包括手柄(1)和推拉杆(2),其特征在于弹簧(3)的后端与手柄(1)固接,弹簧(3)的前端与金属编织网(5)的后端头(4)固接,金属编织网(5)的前端与前端头(6)固接,多股内芯(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端头(6)和推拉杆(2)固接,多股内芯(7)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田昆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田昆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