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98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凝结身体组织的设备,包括电极装置,该电极装置具有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这两个电极组都具有带状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凝结身体组织和/或身体血管的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频外科手术设备中,高频电场被施加到电极上,以通过凝结电流来加热组织和/或使组织收缩。高频电压通常施加到布置在可吹起气球上的电极装置上,该电极装置通过身体组织形成凝结电流。US6,904,303B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凝结身体组织的内窥镜装置,其具有可由液体吹起的并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球和在气球内部的、用于加热该液体的电极。被加热的液体的热量通过气球传递到待处理的身体组织上。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被加热的导电液体作为用于高频能量的导体通过气球的可渗透的开孔向外传递到组织上。US 2007/0287994A1公开了一种用于凝结身体组织的内窥镜,其中,在端部设置有可通过液体吹起的气球,该气球在外部具有多个在纵向上布置的电极,通过这些电极传递用于双极性地处理身体组织的高频电能。身体组织在与电极的接触中被均匀地加热。这导致大面积的凝结。在不均匀地分布或不规则地布置的电极装置的情况中,气球中的液体被不规则地和不均匀地加热。通过气球中的液体的对流,在长时间的加热时,气球的上部部分较热,从而在气球中或者围绕气球产生不均匀的热分布。另外已知的用于凝结身体空腔,例如子宫腔的电极装置具有固定预成型的电极。其他的已知的电极装置用于对出血性胃肠溃疡进行凝结,其中在此应用了小的尖端,其布置在气球导管的上方。气球在小的身体空腔中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其不能在目视下实现。与实际上直接限定在待处理的组织上的气球的定位相比,血栓会发生在气球周围,这样不能实现对于电场的应用或者对于高频消融(组织变性)来说的可再生的条件。医学仪器,尤其是用于切除组织的固定的内窥镜是公知的。在Springer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R.Hofmann教授的第二版教科书“内窥镜泌尿学”第一章中描述了多种内窥镜切除仪器。这种已知的切除镜在图1中描述。该已知的切除镜由仪器杆1、具有用于光缆3的连接器的内窥镜镜片2以及工作部件构成。仪器杆1通常具有24或26charr的周长。仪器杆1可以用于进行持续冲洗,也就是说,其实现单独的冲洗水流入口4以及冲注洗剂液体(冲洗液体)的抽吸口5。利用龙头6来调节水供应量。其仅仅可以实现冲注洗剂液体的供应,其在充满的膀胱中通过从仪器杆1上去除工作部件来排出。工作部件由用于第三和第四手指的把手7构成。该把手7固定地布置在用于镜片2的接收管8上并设计成具有仪器杆1的工作部件的锁定机构。在手柄7上安置有一个用于拇指扣的可移动的复位件9。当通过弹簧使得设计成手术部件的手术环驶入仪器杆1中并且抵抗弹簧阻力驶出时,这被认为是被动切除仪器。工作部件被动地通过弹簧力回到其初始状态。当通过在松弛状态的弹簧使得手术环驶出并且必须利用拇指扣9使得滑块10抵抗弹簧力驶入时,则存在主动的工作部件。在拇指扣9上固定有可移动的滑块10,其在用于镜片2的接收管8上滑动。其多数情况是由塑料制成的部件,该部件具有电导线11以及用于锁定电极棒的按钮12。在内窥手术期间,例如在经尿道切除良性或者恶性的前列腺肿瘤(TURP)时,利用来自高频电压发生器或者利用至今经常使用的单极性电极装置或者双极性电极装置来切除组织。在单极性电极装置中,电流从一个活性电极通过低渗的、轻微导电的溶剂(例如,甘氨酸溶剂,甘露醇溶剂)通过病人的身体流动至面积较大的中性电极。在双极性电极装置中,两个电极彼此较近地布置。电流通过良好的导电溶剂,如生理盐水从一个电极流向另一个电极。在TURP期间通常导致大出血。利用供应有高频电压的切除环,仅可以通过凝结电流在视线下有目的地堵塞动脉和静脉出血。在TURP的结束时产生一个球状的空腔,也称为腔体(Loge)。动脉出血必须针对性地凝结。在小动脉时,通过气球导管利用压力来终止动脉出血。大多数情况下,在减少或者关断冲洗流时,在手术结束时出现来自整个切除面的四散的静脉出血,该出血通过插入气球导管来终止。气球或者可以在前列腺腔道中展开并且直接地压迫静脉出血,或者例如在相邻于前列腺腔道的膀胱中展开并且向着前列腺腔道拉回,从而通过压迫前列腺腔道来实现止血。经尿道的导管(尿道管)通常必须被冲洗几天并保留原状,以避免膀胱填塞。由此,对于病人来说产生巨大的病态感,例如尿道和膀胱中的疼痛。出现膀胱痉挛,在导管旁的尿道的病态分泌,或者连带发烧的尿路感染。来自前列腺腔道的较大的创伤面的延缓的血液损失(通过手术行为导致的),或者动脉或者经常是静脉的出血(通过气球与前列腺腔道的凝结面摩擦和损伤导致的)并不少见。2%至5%的根据TURP的手术会产生术后尿道狭窄的问题,其中,在尿道中插入的导管的较长的停留时间和由此造成感染问题被认为是危险因素。导管由血凝块堵塞是不少见的,如果持续冲洗型导管不常常清洗的话。在此形成的血栓必须利用膀胱注射器从导管中冲洗掉。一些时候也必须替换导管本身或者必须将膀胱堵塞在麻醉状态下手术清除掉。类似的状态同样在耻骨上经膀胱腺瘤(穿过腹壁去除前列腺)中出现。在此,大的良性腺体或者通过前列腺包膜或者利用手指经膀胱地(穿过膀胱)被外科医生排挤,从而产生大的空腔或者箱体。通常仍旧出现四散的静脉出血,其通过经尿道的插入气球管道(其在压力下在箱体中展开)来停止。但是,在此在去除管道之前的几天里也为病人带来巨大的麻烦,例如疼痛,在直肠和尿道或膀胱中的陌生体感以及通过陌生体刺激造成的膀胱痉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述类型的用于凝结身体组织和/或身体血管的电极装置,其中,为避免已知装置的前述缺陷,在手术后的凝结可以简单有效和快速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带状的电极对允许以其松弛状态简单和快速地进入到待处理的部位。取决于身体组织和/或身体血管所能提供的空间,也可以同时和快速地与身体组织和/或身体血管接触地撑开。这样,相应地尽可能撑开的电极对以希望的压力较大面积地进行抵靠。然后,高频调节电压发生器的连接到所有电极对的高频调节电压同时和大面积地在身体组织中产生双极性凝结电流。由此,凝结效果被加强并且凝结时间被缩短。电极装置可以在松弛状态中通过所有常用的切除柄伸入并且在内窥视线下展开并且在前列腺腔道中定位。在撑开状态中,电极对如气球的子午线一样撑开。凝结电流分别同时在两个星形电极行之间流动并且产生大面积的双极性凝结的作用,从而制止静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6 DE 102010026210.21.一种用于凝结身体组织和/或身体血管的电极装置,包括:
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极组(31)和第二电极组(32),并且所述第一电
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分别包括具有近身体中心的端部和远身体中心的端
部的带状电极(31a-31f,32a-32f),其中所述近身体中心的端部可相对于
所述远身体中心的端部沿着轴线轴向推移,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
第二电极组的电极(31a-31f,32a-32f)从松弛位置进入到撑开位置以撑开
成气球,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31)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组(32)在轴向上错
开地布置,从而在所述电极撑开的状态中,所述第一电极组(31)的包络
线在第一轴向区域中处于所述第二电极组(32)的包络线的外部并且在随
后的第二轴向区域中处于所述第二电极组的包络线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组(31)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组(32)围绕所述轴线如
此旋转地布置,即所述第一电极组(31)的所述电极(31a-31f)在圆周方
向上看分别在所述第二电极组(32)的所述电极(32a-32f)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31,32)的所述电极在其各自的
端部区域中具有绝缘体(36a,36b,36a’,36b’),所述绝缘体尤其延伸超过
大约3-15mm,优选的是延伸超过大约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31a-31f,32a-32f)可如气球的子午线一样撑开。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身体中心的端部分别由第一中心电极容纳件(38,39,40)保
持;以及
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容纳件(38,39,40)可轴向推移的第二
电极容纳件(42),用于容纳所述近身体中心的端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些电极的宽度在其各自端部的方向上变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装置具有电极棒(33),所述电极棒包括内绝缘电缆(50),
所述内绝缘电缆通过拉伸毛细管(33a)导引,其中,所述拉伸毛细管(33a)
在外部由绝缘管套(51)覆盖,所述绝缘管套在稳定管(52)中导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棒(33)的所述稳定管(52)可通过在内窥镜的工作部件上
把手的移动而在管套(51)上移动;以及
所述拉伸毛细管(33a)连同所述管套(51)和绝缘电缆(50)可穿过
所述稳定管(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赛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夫冈·赛德尔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