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融合仪器,特别地为组织融合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69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织融合仪器,特别地为组织融合镊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织融合仪器(10)具有电极(18,19),电极(18,19)仅以点状方式连接到其电极载体(27),从而使得它们导电且因此导热。因此,限制了从电极(18,19)向相应电极载体(27)传热。这一方面有益于所需手术结果,且另一方面防止了对手术仪器的寄生加热和对周围组织的附随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织融合仪器,特别地为组织融合镊子
技术介绍
组织融合仪器用于例如通过电流和热效果来夹持和密封血管。例如,由两个电极使彼此相对定位的血管壁压在彼此上,且通过电流流动来加热从而使得它们长期彼此粘附。此处,如有可能,热效果应限于待融合的组织区域。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利地影响或损害周围组织。组织融合仪器的基本设计例如在US 2006/0264922 Al中示出。该仪器被设计为呈镊子的形式,且其带有彼此电绝缘的两个臂。可通过在镊子的两个臂之间的电流效果来夹紧、夹闭血管并使血管凝结。为了防止热进入到周围组织,US 2010/0204698 Al提出了主动冷却两个可移动 的电极,其中热电元件用于此主动冷却。而热电元件的热端继而通过流体冷却而得以被冷却以散热。如有可能,组织融合仪器应易于操纵且具有薄臂,从而使得能在受限的空间中容易地且可靠地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组织融合仪器,其具有简单的设计且其在组织融合期间不会不利地影响周围组织。这个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I的组织融合仪器实现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织融合仪器具有至少一个电极载体,其连接到供电线,或者具有用于连接供电线的连接装置。这样的连接装置可为插座、端子或类似物。电极载体优选地被设计为在机械上为刚性的且导电。例如其形成了组织融合镊子的臂的机械支承结构。通过选择诸如钢这样的合适材料和通过电极载体的合适截面来保证了电极载体的刚度。高抗弯刚度(flexural rigidity)的目的是为了施加组织融合镊子所必需的闭合力。为此目的的电极载体具有具备高面积惯性矩的截面以得到高弯曲抵抗矩/抗弯力矩。电极载体具备电极,使电极与待融合的组织直接接触。电极以电气方式且以机械方式连接到电极载体。一个或多个点状连接用于连接。点状连接为电极载体或金属部件是与牢固地结合到电极(例如通过钎焊、粘附或焊接)的电极载体成固定连接的点。因而,点状连接为例如粘附/焊接点、粘附/焊接点序列、或焊缝。但并不在电极载体与电极之间在较大表面积上设置连接。电极载体与电极一起限定了一种分离接头或间隙。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极可与表面载体成表面接触,然而其中所提供的间隙能防止从电极向电极载体传热。利用呈焊点或焊缝形式的仅点状的连接,较少的热从电极传到电极载体。电极可相对较薄、平坦、异型或弯曲板,其能具备一个或多个开口。此电极的热容保持相对较低。在对组织进行加热期间,最初也加热电极,但由于其较低体积和相关联的低热容,其在使用之后再次相对快速地冷却。通过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的仅点状物质连接,电极载体的更大热容在很大程度上与电极解耦,从而使得电极载体仅加热到微小程度、且因而能使少量热返回到电极。因而,在组织融合期间获得了良好的融合结果,因为避免了电极在夹紧血管时具有过高温度的情形,这种情形可能会造成过早蛋白质变性。而且,基本防止从电极到电极载体的热流动防止了电极载体例如在其后面上加热到其损害周围组织的程度。此外,电极载体可具备塑料涂层、或者被嵌入于塑料主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定措施来减小在塑料上的热应力。此外,塑料确保了进一步热和电绝缘,其进一步有助于以下现实保持在电极处所生成的热远离组织融合仪器/电极载体的后面。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可根据具体应用而不同。其可例如为零(O),即,电极与电极载体彼此接触,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可辨别的距离。电极与电极载体于是优选地在没有机械施加力的情况下,即在无机械应力的情况下成接合接触。但在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可介于一毫米的十分之几一直到一毫米之间,且若必需,则更大。此距离优选地仅在几个位置通过点状连接而被金属桥接。气态介质可设于该间隙中,例如空气或者绝热材料,诸如塑料、陶瓷等。该间隙可向外关闭。例如,其可由塑料桥接。塑料可用于此目的,电极 载体被涂布着塑料、或者电极载体嵌入于塑料中。电极载体和电极可由不同材料,特别地由不同金属设计而成。例如,可选择电极材料为具有低热容和高导热能力,从而使得能在电极处实现最均匀的温度分布。电极载体可例如基于机械标准来选择以具有高刚度,由此能获得其它热导率和热容值。为了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电极和作为补充或替代的电极载体,可具备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在突出部上设有相对应的牢固结合的连接点,即,例如焊接点。但也可能作为这些突出部的替代或补充,提供间隔件,例如呈介于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形式,在其上设有连接点。间隔件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其可通过结合、钎焊或焊接或这些材料的组合而连接。连接点可例如形成于狭窄的幅材状或线状中间元件的前端处、且由此提供到电极的连接以及到电极载体的连接。基于所给出的选择,大量实施例是可能的,其中电极与电极载体能在没有基于平坦材料的金属连接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在无机械力的情况下彼此接触。这形成了热屏障,热屏障阻碍热能从电极流到仪器后面。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的点状连接也可为间接连接,例如,通过将平坦间隔件布置于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而不是用线状或幅材状间隔件。然后从电极到间隔件的金属材料连接可同样为点状的,且优选地设于不同于间隔件到电极载体的点处。因而能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具有两个或更多的间隙,其中上文的描述相对应地适用于这些间隙。电极可具备一个或多个开口,开口可用来例如容纳另外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为所谓的插件,例如塑料或陶瓷,其利用肋状物或其它突出部来夹紧待融合的血管。还可提供一个或多个间隔件,例如呈小陶瓷插针的形式,其防止在组织融合镊子的相对电极之间不想要的接触。由金属或诸如塑料或陶瓷这样的其它材料制成的间隔件可布置于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这些间隔件也可为延伸穿过电极且执行另外的功能(例如夹紧血管和/或防止组织融合镊子的相对电极之间发生直接电极接触)的元件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术组织融合仪器可为具有布置于长轴端部处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工具的组织融合镊子或腹腔镜仪器。在原则上,且特别是利用这种类型的腹腔镜仪器,可额外提供切割元件以分离被处理的组织。可由优选地布置为可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刀来执行切割功能。外科医生因而能故意地利用可移动的刀切入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凝结血管。附图说明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示例 图I示出组织融合镊子的示意图示, 图2示出腹腔镜融合仪器的示意图示, 图3示出根据图I的融合镊子的、或根据图2的仪器的臂的一部段的示意和简化透视图示, 图4至图11示出了融合镊子或腹腔镜仪器的不同实施例,在每种情况下以竖直截面示出, 图12以简化侧视图示出臂的另一实施例, 图13以分解透视图示出带有间隔件的臂的修改实施例, 图14示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根据图13的臂, 图15以截面透视图示出了臂的另一实施例, 图16以截面透视图示出了在电极与电极载体之间具有陶瓷间隔件的臂, 图17以竖直截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6的臂, 图18和图19以竖直截面图示出了臂的另一实施例。附图标记列表 10组织融合仪器 11组织融合镊子 12第一臂(替代物12a至12ο) 13第二臂 14铰接接头 15,16把手 17供电线 18,19电极 20供电线 21腹腔镜仪器 22外壳 23把手 24轴杆 25工具 26把手23的可移动部件 27电极载体 28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织融合仪器(10),特别是组织融合镊子(11),具有电极载体(27),所述电极载体(27)连接到或者能连接到供电线(17),具有电极(18),所述电极(18)布置于所述电极载体(27)的一侧上、且通过一个或多个点状连接而电连接到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01 EP 11176186.21.组织融合仪器(10),特别是组织融合镊子(11), 具有电极载体(27),所述电极载体(27)连接到或者能连接到供电线(17), 具有电极(18),所述电极(18)布置于所述电极载体(27)的一侧上、且通过一个或多个点状连接而电连接到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或多个粘附点、钎焊点或焊接点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焊缝形成点状电连接(3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8)由所述点状电连接(31)而机械地紧固到所述电极载体(2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8)设计为平板或弯板。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8)具备一个或多个开口(44,4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电绝缘体(46,47)布置于所述开口(44,45)中的至少一个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融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体(46,47)在电极载体(27)与电极(18)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舍勒A布罗德贝克K菲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厄比电子医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