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绝缘体(21)具备本体部(21b)、卡止部(21a)和开口部(S)。本体部(21b)包覆定子铁心(20)的卷绕有线圈(23)的部分而使定子铁心(20)与线圈(23)之间绝缘。卡止部(21a)设在本体部(21b)的卷绕有线圈(23)的部分的端部上,使线圈(23)卡止在本体部(21b)上。开口部(S)形成为使线圈(23)在卡止部(21a)的一部分露出,该卡止部(21a)的一部分位于向线圈(23)供给用于冷却线圈(23)的冷却油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在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以及具备该绝缘体的定子和电机。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为了使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电绝缘,在发电机等电机中使用设在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绝缘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发电电动机的结构,其具备使线圈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定子,并且,对利用花键使混合动力型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液压泵的输入轴结合起来的连结轴部的两端部上的两个花键结合部供给充足的润滑油。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绝缘体,在该绝缘体上能够以大的张力卷绕线圈,并且能够在卷绕了线圈的状态下安装在定子齿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1905号公报(平成21年4月2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312560号公报(平成19年11月29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现有结构中存在如下所示的问题点。S卩,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发电电动机中,通过设于转子侧的叶轮的旋转而搅起在壳体内的油槽中积存的油,从而向定子铁心和线圈供给冷却油,冷却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在此,为了使专利文献I的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不发生脱落,如专利文献2的图7所示,需要把设在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的一部分作为用于卡止线圈的卡止部一直设置到高于线圈卷绕高度的位置。该情况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那样,在通过转子侧的旋转向线圈供给冷却油的情况下,设于定子铁心的内径侧的卡止部作为冷却油的供给侧与线圈之间的障壁而存在, 导致冷却油对线圈的冷却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向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供给的冷却油的冷却效率的绝缘体以及具备该绝缘体的定子和电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绝缘体,其配置于在发电电动机中设置的线圈与定子铁心之间,使线圈与定子铁心之间电绝缘,所述发电电动机被供给用于冷却线圈的冷却油,所述绝缘体具备本体部、卡止部和开口部。本体部包覆定子铁心的卷绕有线圈的部分而使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绝缘。卡止部设在本体部的卷绕有线圈的部分的端部上,使线圈卡止在本体部上。开口部形成为使线圈在卡止部的一部分露出,该卡止部的一部分位于向线圈供给用于冷却线圈的冷却油的一侧。在此,在使设于发电电动机内的定子铁心与线圈之间绝缘的绝缘体中,设置了使线圈在用于把线圈卡止在定子铁心上的卡止部的、被供给冷却油的一侧露出的开口部。在此,上述开口部形成在卡止部的被供给冷却油的一侧的面上,以使得冷却油易于直接供给到线圈。例如,在从发电电动机的内径侧供给冷却油的情况下,上述开口部设在内径侧,在从发电电动机的外径侧供给冷却油的情况下,上述开口部设在外径侧。通常,上述卡止部在本体部的轴向上的端部上形成为平面,以使绕绝缘体的本体部卷绕的线圈不发生脱落。但是,在该情况下,在被供给冷却油的一侧也设有平面状的卡止部,因此,卡止部在直接向线圈供给冷却油时成为障壁。于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绝缘体中,在卡止部的被供给冷却油的一侧的面上设置使线圈露出的开口部,从而直接向线圈供给冷却油。由此,绝缘体的卡止部不会成为障壁,将冷却油能直接供给到定子铁心上所卷绕的线圈,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油对线圈的冷却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绝缘体的开口部形成在配置于定子内周侧的卡止部上。 在此,使线圈在被供给冷却油的一侧露出的开口部被设在配置于定子内周侧的卡止部上。由此,例如,能够将冷却效率高的绝缘体应用到通过转子侧的旋转从定子的内周侧供给冷却油的发电电动机中。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绝缘体的卡止部具有大致呈U形的形状。在此,为了防止经由绝缘体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发生脱落而设置的卡止部件具有大致呈U形的形状。由此,能够在卡止部件的中央部分形成切口,并将该切口部分用作开口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绝缘体的卡止部一直形成到稍高于线圈的卷绕高度的位置。在此,将卡止部一直设置到比线圈的卷绕高度稍高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设有开口部的卡止部直接向线圈供给冷却油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并且,能够防止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发生脱落。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绝缘体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是在大致呈环状的定子铁心的轴向上被分割的上下两部分。在此,绝缘体具备在大致呈环状的定子铁心的轴向上被分割为上下的结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此,能够自轴向上的上下夹住定子铁心而将绝缘体容易地安装在定子铁心上。在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绝缘体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具有在内径侧沿周向支承多个本体部的支承部。在此,使多个本体部经由支承部沿轴向一体化,从而能够用单体的绝缘体包覆多个定子齿。由此,能够同时包覆在定子铁心上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例如三根)定子齿。因此,与将绝缘体一个一个地安装在单体的定子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组装性。在本专利技术第五或第六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绝缘体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接合的接合部分设有台阶部。在此,在把沿轴向被分割为上下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的部分形成有台阶部。由此,即使在定子铁心上施加了高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台阶部延长电流流经的路径,从而防止高电流一下子流过绝缘体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绝缘体还具备配线引导部,其设在本体部的外径侧,将线圈的配线向规定的方向引导。在此,利用设在本体部的外径侧的配线引导部,向规定的方向引导经由绝缘体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配线。由此,在绝缘体的一部分上设有配线引导部,因此能够将线圈的配线一并向配电箱引导。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绝缘体还具备支承部,其在内径侧沿周向支承多个本体部;槽部,其分别形成在支承部的内径侧的面和卡止部的侧面上,供用于使相互邻接的线圈彼此绝缘的绝缘材料插入。在此,在支承部的内径侧支承沿周向配置的多个本体部的结构中,在本体部的内径侧的面及卡止部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供从轴向观察时大致呈T形的绝缘材料插入的槽部。由此,能够通过向规定的槽部内插入绝缘材料,确保相互邻接的多个线圈间绝缘。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绝缘体还具备支承部,其在内径侧沿周向支承多个本体部;肋部,其形成在支承部的外径侧的面上,沿径向被立设。在此,在支承部的内径侧支承沿周向配置的多个本体部的结构中,在支承部的外径侧的面上设有沿径向立设的加强用肋部。由此,即使是使多个本体部经由支承部一体化的结构,也能够通过设置加强用的肋部来确保作为绝缘体的足够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的定子,具备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绝缘体、安装有绝缘体的定子铁心和经由绝缘体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的电机,具备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的定子、相对定子旋转的转子和成为转子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装载有包括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绝缘体的定子的发电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2是图I的发电电动机的分解图3是表示图I的发电电动机所包括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4是表示图3的定子的线圈与冷却油喷射口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5是表示构成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刚章,杉本幸彦,河合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