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002 阅读:233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22 11:40
上部回转体能够回转地安装于下部行走体。在上部回转体搭载有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包含多个蓄电单元。多个蓄电单元分别蓄积电能。蓄电单元之间配置有吸热板。吸热板与蓄电单元热结合,并在吸热板的内部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流通的流路。冷却介质供给装置使冷却介质在形成于吸热板的内部的流路中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具有冷却多个蓄电单元的结构的蓄电模块的挖土机
技术介绍
正在进行利用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等蓄电单元的混合式汽车或混合式工作机械的开发。为了确保所希望的动作电压,串联连接多个蓄电单元。提出有将靠近配置的多个蓄电单元中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放热的各种结构。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11124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1331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挖土机的上部回转体通过旋转轴承支承于下部行走体。如此,上部回转体通过金属彼此的接触能够回转地安装于下部行走体。另外,挖土机通常在室外运行。因此,行走时较大的振动直接传递于上部回转体。若以较多的部件构成冷却蓄电模块的冷却机构,则因振动使部件之间的接触状态恶化的危险性上升。若部件彼此的接触状态恶化,则导致传热效率下降。为了提高蓄电模块的耐振动性,期望缩减部件件数。另外,蓄电模块的部件件数的增加牵涉到组装成本或维修时间的增加。为了缩减组装成本及维修时间,期望缩减部件件数。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挖土机,其具有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能够回转地安装于所述下部行走体;及蓄电模块,搭载于所述上部回转体,所述蓄电模块具有多个蓄电单元,分别蓄积电能;吸热板,配置于所述蓄电单元之间且与该蓄电单元热结合,并在内部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流通的流路;及冷却介质供给装置,使冷却介质在形成于所述吸热板的内部的流路中流动。专利技术效果通过使冷却介质在配置于蓄电单元之间的吸热板中流通,能够有效地冷却蓄电单元。通过使冷却介质在吸热板的内部流通,能够缩减介于蓄电单元与冷却介质之间的部件的数量。附图说明图IA及图IB分别是基于实施例I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及截面图。图2是基于实施例I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图3A是表示在基于实施例I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的折叠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B是折叠后的立体图。图4A是在基于实施例I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的水平截面图,图4B是插入蓄电单元时拉伸热传输板的状态的水平截面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在基于实施例I的变形例I及变形例2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及蓄电单元的水平截面图。图6A及图6B分别是基于实施例I的变形例3及变形例4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图7是基于实施例I的变形例5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图8A及图8B分别是基于实施例2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及截面图。图9A及图9B分别是基于实施例2的变形例I及变形例2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图10是基于实施例3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图11是基于实施例3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图12A是在基于实施例4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及蓄电单元的俯视图,图12B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3是在基于实施例5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及蓄电单元的水平截面图。图14A是在基于实施例6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及蓄电单元的水平截面图,图14B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5是在基于实施例6的变形例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热传输板及蓄电单元的水平截面16是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土机的概要俯视图。 图17是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土机的概要侧视图。图18是基于实施例7的变形例I的混合式挖土机的概要侧视图。图19是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土机的块图。图20是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土机的蓄电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图21是基于实施例7的变形例2的混合式挖土机的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若蓄积于蓄电单元的电能密度变高,则需要有效地向外部传递在蓄电单元内产生的热量的冷却机构。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能够有效地向外部传递在蓄电单元内产生的热量。图IA中示出基于实施例I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平板状的多个(至少4个)蓄电单元20向厚度方向层叠(排列)。每一个蓄电单元20能够蓄积电能并放出蓄积的电能。蓄电单元20中例如使用集电极、隔离物、电解液等被层压薄膜密封的双电层型电容器。另夕卜,还能够使用由层压薄膜密封的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在相互邻接的2个蓄电单元20之间配置有吸热板21A。吸热板21A与两侧的蓄电单元20热结合。在吸热板21A的内部形成有使冷却介质在与蓄电单元2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图IA中为纵向)上流通的流路22A。I张吸热板21A在其中一侧的边缘通过连接部件21B连接于相邻的吸热板21A,在相反侧的边缘连接于另一侧相邻的吸热板21A。在连接部件21B的内部形成有流路22B。该流路22B与连结有该连接部件2IB的2张吸热板2IA内的流路22k连接。S卩,吸热板2IA内的流路22A经连接部件2IB内的流路22B与相邻的吸热板2IA内的流路22A连通。吸热板2IA及连接部件2IB通过折叠以内部包含流路的方式挤出成型的平板状热传输板21而形成。折叠后的弯曲部分相当于连接部件21B,平板状部分相当于吸热板21A。被折叠的热传输板21通过吸热板21A和连接部分21B呈蜿蜒形状(之字形状、蛇行形状)。关于热传输板21的结构在其后进行详细说明。在配置于最外侧的2张吸热板2IA的各自一个边缘连接有连接部件2IB,另一个边缘开口有流路22A的端部。在流路22A所开口的边缘上分别连接有冷却介质导入管24及冷却介质排出管25。冷却介质导入管24及冷却介质排出管25例如钎焊于吸热板21A。 从冷却介质供给装置26向冷却介质导入管24导入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油、氟利昂、氨、碳化氢、空气等。导入于冷却介质导入管24内的冷却介质经由吸热板2IA内的流路22A及连接部件2IB内的流路22B传输至冷却介质排出管25。传输至冷却介质排出管25的冷却介质被冷却介质供给装置26回收。冷却介质供给装置26例如由泵和散热器构成。一对端板31、34及一对侧板32、33构成平行六面体结构的6个壁面中4个壁面。一个端板31和一对侧板32、33通过折弯I张板来形成。端板31、34配置于蓄电单元2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一个端板34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37固定于侧板32、33上。紧固件37向层叠蓄电单元20和吸热板21A的层叠体施加排列方向的压缩力。S卩,端板31、34、侧板32、33及紧固件37发挥向层叠体施加压缩力的加压机构的作用。热传输板21中连接部件21B的弯曲的表面的母线以平行于侧板32、33的姿势支承于端板31与端板34之间。图IB中示出图IA的单点划线1B-1B中的截面图。图IB的单点划线1A-1A中的截面图相当于图1A。蓄电单元20与吸热板21A交替层叠。在吸热板21A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流路22A。在图IB中,冷却介质向相对纸面垂直的方向传输。吸热板21A内形成有多个流路22A,流路22k彼此由隔壁隔开。由于形成有隔壁,所以向吸热板21A施加厚度方向的压缩力时,吸热板21A不会被压碎,而维持其形状。底板35及顶板36与侧板32、33 (图1A)及端板31、34 —同构成平行六面体结构的框体。吸热板21A与底板35接触。热传输板21 (图1A)以投影到与底板35对应的平行六面体结构的假想面上的垂直投影像呈蜿蜒形状的姿势配置于框体内。在顶板36与吸热板21A之间形成有间隙。多个蓄电单元20通过配线38串联连接。配线38通过吸热板21A与顶板36之间的间隙。图2中示出图IA及图IB的单点划线2_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武勤足立俊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3日 18:18
    挖土机,是一种工程施工机械。挖土机由行走底盘、旋转平台、大型铲子以及机械手臂组成。通常挖土机有轮式底盘和履带式底盘。如果挖掘力超过极限,在反铲的情况下,挖土机将打滑,并被向前拉动,这非常危险。在正铲情况下,挖土机将向后打滑。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