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651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轨,该钢轨以质量%计含有:C:大于0.85且为1.20%以下、Si:0.05~2.00%、Mn:0.05~0.50%、Cr:0.05~0.60%、P≤0.0150%,其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由以头部拐角部及头顶部的表面作为起点到深度10mm的范围构成的头表部的97%以上为珠光体组织;所述珠光体组织的维氏硬度为Hv320~500;所述珠光体组织中的渗碳体相的Mn浓度CMn[at.%]除以铁素体的Mn浓度FMn[at.%]而算出的值CMn/FMn值为1.0以上且5.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运铁路上使用的钢轨,其目的在于同时提高头部的耐磨性和韧性。本申请基于2010年06月0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130164号主张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迄今为止尚未开发的自然环境严酷的地域内煤等天然资源的开采。与此相应的是,对于运输资源的货运铁路而言,轨道环境明显变得严酷,对轨道而言,要求具有比迄今为止更好的耐磨性和在寒冷地区的韧性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开发一种具有现在使用的高强度轨道以上的耐磨性和高韧性的轨道。 为了改善轨道钢的耐磨性,开发出如下所示的轨道。这些轨道的主要特征在于,为了提高耐磨性而增加钢的含碳量、增加珠光体片(979)中渗碳体相的体积比,进而控制硬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轨道,其使用了过共析钢(C:大于0.85且为I. 20%以下),珠光体组织中的片中渗碳体体积比例得以增加,且耐磨性优异。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轨道,其使用了过共析钢(C:大于O. 85且为I. 20%以下),珠光体组织中的片中渗碳体体积比例得到增加,同时控制了硬度、且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正治高桥淳小林玲棚桥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