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6065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作为导管的引导导管包括:轴部(12),其具有挠性;套筒(14),其设于轴部(12)的基端部;应变消除部(18),其围绕轴部(12)的基端侧的规定范围。应变消除部(18)的顶端沿轴部(12)的轴线方向至少能够向套筒(14)所在的一侧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设于套筒的顶端且围绕轴部的基端侧的规定范围的应变消除(strain relief)部的导管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广泛地进行将导管导入到血管等生命体器官内来处理该生命体器官内的病变部(例如,狭窄部)的做法。并且,作为这种导管,提出有下述的技术思想通过将套筒连结于长条的导管体(轴部)的基端部并将设于上述套筒的顶端的应变消除部固定于上述轴部的基端侧的规定范围,使该轴部的基端侧发挥耐扭折性(参照美国专利第6068622号说明书和美国专利申 请公开第2001/0049519号说明书)。在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治疗中,借助插入器具将引导导管的轴部插入到血管内,将该轴部的顶端配置于生命体器官的所希望的位置(例如,狭窄部的附近、冠状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的入口)。不过,血管的形状(例如,蜿蜒状态)或长度因人而异。因此,在上述美国专利第6068622号说明书或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0049519号说明书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由于从轴部的顶端到应变消除部的顶端为止的距离(轴部的有效长度)恒定,因此在从插入器具(向生命体内插入轴部的插入位置)起到该生命体器官的所希望的位置为止的血管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有时不能使该轴部的顶端到达生命体器官内的所希望的位置。作为这种问题的对策,也可以想到预先将轴部的有效长度设定得较长,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导管的全长也会变长,因此该导管的操作性变差。另外,有时向该导管内插入的医疗器具的长度也会变得不足。此外,在通过省略应变消除部来加长轴部的有效长度的情况下,变得不能使该轴部的基端侧发挥耐扭折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种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轴部的基端侧发挥耐扭折性而操作性优异、并且能够应对包括上述轴部要插入的血管的蜿蜒情况、长度等在内的形状上的个人差异等的导管。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导管,其包括轴部,其具有挠性;套筒,其设于上述轴部的基端部;应变消除部,其围绕上述轴部的基端侧的规定范围,该导管的特征在于,上述应变消除部的顶端沿上述轴部的轴线方向至少能够向上述套筒所在的一侧位移。采用本申请的第I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使应变消除部的顶端向套筒所在的一侧位移,能够使轴部的有效长度延伸。因此,即使在从插入器具起到生命体器官内的所希望的位置为止的血管比较较长的情况、血管蜿蜒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轴部的有效长度延伸而使该轴部的顶端到达上述生命体器官内的所希望的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没有省略应变消除部,因此能够使轴部的基端侧发挥耐扭折性。另外,由于导管的全长也不会变长,因此能够维持优异的操作性。根据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使上述应变消除部沿上述轴部的轴线方向至少自由收缩。采用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使应变消除部收缩,能够使轴部的有效长度延伸。根据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3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上述应变消除部形成为带状,并且以螺旋状绕上述轴部卷绕。 采用本申请的第3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由于应变消除部以螺旋状卷绕,因此,通过调整相邻的带的间隔(使间隔变窄)能够容易地使该应变消除部收缩。根据第2技术方案或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4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在上述应变消除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周面上形成有槽部。采用本申请的第4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由于在使应变消除部收缩时能够使上述应变消除部中的用于构成槽部的部位适当地挠曲,因此能够适当地发挥轴部的基端侧的耐扭折性。根据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5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在上述套筒上形成有能够将上述应变消除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的收纳室。采用本申请的第5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将应变消除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收纳室,能够使轴部的有效长度延伸。根据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6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上述应变消除部以螺旋状绕上述轴部卷绕,并在上述收纳室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应变消除部配合的螺旋槽。采用本申请的第6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使套筒与应变消除部相对地旋转,能够使上述应变消除部一边与上述螺旋槽配合一边进入上述收纳室内。另外,通过调整应变消除部的旋转量,能够任意设定轴部的有效长度的延伸量。根据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7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将上述套筒设为相对于上述轴部固定或自由旋转。采用本申请的第7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在相对于轴部固定了套筒的情况下,手术操作者通过在握持套筒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套筒旋转应变消除部,能够使该应变消除部一边与螺旋槽配合一边进入收纳室内。另一方面,在将套筒设为相对于轴部自由旋转的情况下,手术操作者通过在握持轴部的状态下旋转套筒,能够使应变消除部一边与螺旋槽配合一边进入收纳室内。由此,在使应变消除部进入收纳室内时,即使在仅有少量的该应变消除部中的部位露出到收纳室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且容易地使该应变消除部进入收纳室。根据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8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上述应变消除部包括 第I构件,其设于上述套筒的顶端;第2构件,其突出地配置于上述第I构件的顶端侧,并且能够改变相对于该第I构件突出的突出量。采用本申请的第8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减小第2构件相对于第I构件突出的突出量,能够使轴部的有效长度延伸。根据第8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9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在上述第I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构件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第I配合部,并在上述第2构件中的与上述第I构件相对的面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第I配合部配合的第2配合部。采用本申请的第9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第I配合部与第2配合部配合,能够在轴部的轴线方向上适度地抑制第2构件相对于第I构件的位移。由此,例如,能够将轴部的有效长度保持为延伸后的状态。根据第8技术方案或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申请的第10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也可以设为上述第I构件和第2构件形成为带状,并且以螺旋状绕上述轴部卷绕。采用本申请的第10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专利技术,例如,与将第I构件和第2构件形成 为圆筒状的情况相比,应变消除部变得易于挠曲。由此,能够使轴部的基端侧适当地发挥耐扭折性。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中,也可以设为将上述应变消除部构成为中空状。采用该结构,由于能够使应变消除部中的用于构成中空部的部位适当地挠曲,因此能够适当地发挥轴部的基端侧的耐扭折性。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中,也可以设为进一步具有用于在使上述应变消除部收缩后的状态下保持该收缩状态的锁定机构。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锁定机构来阻止收缩后的状态下的应变消除部在恢复力(弹簧作用)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此,例如,即使手术操作者不按压应变消除部,也能够将该应变消除部保持为收缩后的状态。在上述导管中,也可以设为在上述应变消除部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向上述套筒侧突出的凸部,并在上述应变消除部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凸部相对应的凹部,在使上述应变消除部收缩后的状态下,通过使相邻的带的上述凸部与上述凹部配合来保持该应变消除部的收缩状态。采用该结构,由于通过使应变消除部收缩来使相邻的带的凸部与凹部配合,因此能够用一次操作(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步江畑胜纪高重隆介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