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绿高专利>正文

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53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送刀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溜板,主溜板上设有提升装置和至少一根直线导轨,每根直线导轨上均配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与所述滑块固定相连的辅溜板上设置有夹持头固定座,夹持头固定座上设有刀具夹持头,辅溜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杆;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柔性单元与辅溜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加工难度低,装配简单,机构紧凑,性价比好,实用性高,安全系数高;能对刀具的行程很好的控制;通过调节该护送刀装置,能使立式拉床适应不同长度的拉刀操作,且还能提高对刀具运动精度的控制;还能根据不同数量工位的需要,相应地同时配备多把刀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送刀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 装置。
技术介绍
拉床是机械制造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加工器械,拉床上设有能实现刀具拉 削稳定性的护送刀装置。该护送刀装置由于结构方式的限制,存在与机床工作 台相撞的隐患。目前,现有的拉床护送刀装置防撞措施大至为三种液压保护、 电气保护和机械保护。液压保护和电气保护存在失灵的可能,因此采用这两种 措施存在安全性问题。机械保护措施是把护送刀装置上某个次要部件制作为脆 弱部件,当拉床护送刀装置与工作台相撞时,以破坏脆弱部件来保护其它部件。 此方式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会带来其它不安全隐患,同时拉床护送刀装置与工 作台的撞击力对机床的精度也存在影响,还会造成设备停工修理,所以此方式 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均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内拉床 护送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包括主溜板1,主溜板1上设有提升装置7 和至少一根直线导轨22,每根直线导轨22上均配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21, 与所述滑块21固定相连的辅溜板9上设置有夹持头固定座10,夹持头固定座 IO上设有刀具夹持头,辅溜板9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杆11;所述提升装置7通过 柔性单元8与辅溜板9相连。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提升装置7的一端设有主转轮6,柔性单元8通过主 转轮6和设置在主溜板1上的从转轮5与丝杆滑套3连接,丝杆滑套3与丝杆2活动连接,丝杆2活动设置在主溜板1上,丝杆2上设有手轮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撞杆U上设置碰销13,在防撞杆11与碰销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溜板1及辅溜板9上还设有行程开关。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主溜板1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22,所述提升装置7位于两根直线导轨22之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根直线导轨22均配置1个、2个、或3个滑块21 。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根直线导轨22均配置2个相互间平行的滑块21 。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持头固定座11与辅溜板9之间设置过渡垫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柔性单元8为链条、或钢丝、或尼龙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提升装置7为液压提升装置、或气动提升装置、或齿轮传动提升装置、或链条传动提升装置、或皮带传动提升装置、或叉式升降提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加工难度低,装配简单,机构紧 凑,性价比好,实用性高,安全系数高;能对刀具的行程很好的控制。通过调 节该护送刀装置,能使立式拉床适应不同长度的拉刀操作,且还能提高对刀具 运动精度的控制。还能根据不同数量工位的需要,相应地同时配备多把刀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机床上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在机床上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碰撞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包括主溜板1,主溜板1上设有提升装置7 和至少一根直线导轨22,每根直线导轨22上均配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21, 与所述滑块21固定相连的辅溜板9上设置有夹持头固定座10,夹持头固定座 IO上设有刀具夹持头,辅溜板9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杆11;所述提升装置7通过柔性单元8与辅溜板9相连;所述提升装置7的一端设有主转轮6,柔性单元8 通过主转轮6和设置在主溜板1上的从转轮5与丝杆滑套3连接,丝杆滑套3 与丝杆2活动连接,丝杆2活动设置在主溜板1上,丝杆2上设有手轮4。主溜板活动设置在机床上,可在机床上做上下滑动;辅溜板9上设有夹持 头固定座10,夹持头固定座10上设有刀具夹持头,刀具夹持头起到拉刀工作 时保护作用和刀具提升时夹持作用。机床上设置有相应的挡块,可挡住副溜板 9上设置的防撞杆11。防撞杆11上设置碰销13,在防撞杆11与碰销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 缓冲弹簧12在碰销13与机床15上设置的挡块14发生碰撞的时候起到缓冲作 用。主溜板1上还设有行程开关。在主溜板1上设有能沿着主溜板1上下移动 的上限位面16、下限位面17。在辅溜板9上装有定位器18,定位器只能在上 限位面16、下限位面17之间移动。在机床15上设有控制点19,主溜板1上设 有感应器20。实际工作过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将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装在拉 床上,先使提升装置7处于提升位置上,再根据所选用的刀具长度等实际工作 条件,通过驱动手轮4使滑块21沿着直线导轨22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夹持 头固定座IO在主溜板1上的位置,适应拉削。然后调节上限位面16、下限位 面17的位置,进而调节定位器18的上下移动范围,以此来调节提送刀的行程。 通过上下调节机床15上的控制点19,改变感应器20感应发讯时间的先后来调 节护送行程结束的时间。当电气和液压的保护装置失灵时,主溜板l下滑至一定位置,使防撞杆ll 上的碰销13与机床上相应的挡块发生碰撞,此时缓冲弹簧12起到缓冲作用, 当缓冲弹簧12的压紧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力的传递,使辅溜板9沿着 滑块19与直线导轨20产生相对位移,使柔性单元8弯曲或变形,从而保护各 个部件或机构免于损坏。当主溜板l上升时,由于重力作用使柔性单元8恢复 原状,机床各部件恢复正常工作。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 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 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包括主溜板(1),其特征在于,主溜板(1)上设有提升装置(7)和至少一根直线导轨(22),每根直线导轨(22)上均配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21),与所述滑块(21)固定相连的辅溜板(9)上设置有夹持头固定座(10),夹持头固定座(10)上设有刀具夹持头,辅溜板(9)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杆(11);所述提升装置(7)通过柔性单元(8)与辅溜板(9)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 升装置(7)的一端设有主转轮(6),柔性单元(8)通过主转轮(6)和设置在 主溜板(O上的从转轮(5)与丝杆滑套(3)连接,丝杆滑套(3)与丝杆(2) 活动连接,丝杆(2)活动设置在主溜板(1)上,丝杆(2)上设有手轮(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撞杆(11)上设置碰销(13),在防撞杆(11)与碰销(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溜 板(1)及辅溜板(9)上还设有行程开关。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 溜板(1)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22),所述提升装置(7)位于两根 直线导轨(22)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 直线导轨(22)均配置1个、2个或3个滑块(21)。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 直线导轨(22)均配置2个相互间平行的滑块(21)。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立式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内拉床护送刀装置,包括主溜板(1),其特征在于,主溜板(1)上设有提升装置(7)和至少一根直线导轨(22),每根直线导轨(22)上均配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21),与所述滑块(21)固定相连的辅溜板(9)上设置有夹持头固定座(10),夹持头固定座(10)上设有刀具夹持头,辅溜板(9)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杆(11);所述提升装置(7)通过柔性单元(8)与辅溜板(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绿高
申请(专利权)人:林绿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