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贮藏与保鲜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壳寡糖在水果保鲜方面的用途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其中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枣产量占世界总枣产量的95%;李产量亦居于世界前列。由于这些水果主要成熟于夏、秋高温季节,且果实皮薄多汁、水分含量高,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而腐烂。据统计,每年因软化腐烂损失的果实约占总产量的25~35%,严重影响了水果的栽培生产、贮藏保鲜、运输流通和销售消费。尽管利用杀菌剂和农药可以有效控制果实的采后病害和腐烂损失,但是长期和大量使用杀菌剂可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果实上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亟需开发绿色、无公害的水果采后病害控制和贮藏保鲜技术。壳寡糖(分子式:(C6H11NO4)n;化学名称:β-1,4-寡聚-D-氨基葡萄糖;英文名称为oligochitosan,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hitooligosaccharide,chitosanoligomers,简称COS)是一类由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甲壳动物等)的外壳及低等植物、菌 ...
【技术保护点】
壳寡糖在水果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所述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500~10000Da。
【技术特征摘要】
1、壳寡糖在水果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所述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500~10000Da。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果是指枣、苹果、梨、李、杏或桃等。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寡糖进行水果果实保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0.05~15g/L的比例取壳寡糖并溶于水中,得壳寡糖溶液;(2)在室温下,将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害的绿熟期的水果果实置于步骤(1)的壳寡糖溶液中浸泡5~20min;或在室温下,将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害的绿熟期的水果果实浸没到步骤(1)的壳寡糖溶液中,并置于连接有真空泵的密闭不锈钢容器中,抽气,在真空度为0.01~0.08MPa时保持2~15min,然后放入空气,再在常压下浸泡水果果实2~15min;(3)取出水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康,陈文化,常冬,赵洪卫,赵玉梅,姜微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