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列管内壁在线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143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列管内壁在线清洗方法,将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分别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并联,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再与清洗水泵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回路,将苍耳子通过送料装置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内,清洗系统进水管内的苍耳子在水力的带动下进入换热器列管并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内壁,经过换热器列管后的苍耳子进入清洗系统出水管,由清洗水泵再次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苍耳子替代胶球作为清洗材料,提高了清洗效果,能有效清除顽固的结垢,同时显著降低了清洗成本,苍耳子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并且排放报废的苍耳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有害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列管内壁清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特殊清洗材料的。
技术介绍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资源作为冷、热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的装置。由于江、河、湖的水源为可再生能源,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江河水源热泵得到广泛的应用。水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的锅炉+水冷机组空调系统技术相比,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节水省地、环保效益显著、应用范围广、运行稳定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江河水源热泵装置包括从江河水源取水的水泵和与江河水进行冷/热换热的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两大部分。现有技术中,由于江河水源泥沙等杂质较多,虽然通过一系列过滤装置,但是仍然会在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列管内结垢或沉积,堵塞列管,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换热效率会逐渐降低。长周期使用后,列管堵塞严重,需拆卸换热器进行列管内壁清洗,工作效率较低。专利号为200920128676. 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江河水源热泵水源侧装置,其在水源热泵的给排水管路上并联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由清洗水泵、在线清洗送料装置、过滤分离器和清洁水箱等组成,在线清洗送料装置往清洗回路中添加清洗材料,通过清洗材料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内壁,能够实现换热器列管内壁的在线清洗。专利号为 02248447. 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凝器热交换管内壁在线自动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球输送器和清洗球收集器等,清洗球输送器往清洗回路中输送清洗球,通过清洗球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内壁,能够实现换热器列管内壁的在线清洗。上述两种装置都能够实现(冷凝器/蒸发器)换热器列管内壁的在线清洗,从而保证了热泵运行周期内换热器列管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器利用率,节约了使用和维护成本。但是,上述两种装置都需要用到一种清洗球,目前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清洗球是专门定制生产的胶球,使用这种清洗球存在以下缺点1)胶球是消耗品,虽然部分胶球能够多次重复,但是每次清洗后仍然有部分胶球损耗, 而胶球生产耗用能源、带来排放、且导致换热器列管内壁清洗成本偏高;2)使用后报废的胶球作为一种橡胶塑料类废料,不能自然降解,而堆放排放均会造成环境污染;3)胶球与换热器列管内壁的摩擦作用效果不明显,清除顽固的结垢作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清洗效果,有效清除顽固的结垢,并且能够降低清洗成本,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有害物。本专利技术的,将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分别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并联,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再与清洗水泵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回路,将苍耳子通过送料装置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内,清洗系统进水管内的苍耳子在水力的带动下进入换热器列管并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内壁,经过换热器列管后的苍耳子进入清洗系统出水管,由清洗水泵再次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循环使用。进一步,所述清洗系统出水管还通过回收旁路与清洗水泵连接,所述回收旁路上设有过滤分离器;清洗过程完成后,开启回收旁路,苍耳子在水力带动下进入过滤分离器, 苍耳子在过滤分离器的分离作用下被聚集回收,晾干后备用。进一步,所述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的并联方式为清洗系统进水管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连通,清洗系统出水管与换热器列管进水管连通。进一步,所述清洗系统回路中,循环水流量彡8L/s。进一步,所述苍耳子在清洗系统回路中循环使用的时间为5 15min。进一步,所述苍耳子为经过晾干后的苍耳果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苍耳子替代胶球作为清洗材料,苍耳呈两头尖、中间椭圆状,外带若干细小、有一定硬度和柔性的毛刺,直径约为:T5mm,苍耳子的结构特点使其能对换热器列管内壁起到很好的摩擦除垢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清洗效果,能有效清除顽固的结垢;同时,苍耳子是天然野生植物苍耳的果实,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因此显著降低了清洗成本,并且排放报废的苍耳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有害物,清洗作业完成的苍耳子经晾干后,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用苍耳子进行换热器列管内壁的在线清洗,材料天然生成,更加天然环保、高效、经济适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换热器列管内壁在线清洗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换热器列管内壁在线清洗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专利技术的,将清洗系统进水管I和清洗系统出水管2分别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3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4并联,清洗系统进水管I和清洗系统出水管2 再与清洗水泵5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回路,将苍耳子6通过送料装置7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I 内,清洗系统进水管I内的苍耳子6在水力的带动下进入换热器列管8并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8内壁,经过换热器列管8后的苍耳子6进入清洗系统出水管2,由清洗水泵5再次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I循环使用。所述清洗系统出水管2还通过回收旁路9与清洗水泵5连接,所述回收旁路9上设有过滤分离器10 ;清洗过程完成后,开启回收旁路9 (关闭电动阀门11,开启电动阀门12、 13),苍耳子6在水力带动下进入过滤分离器10,苍耳子6在过滤分离器10的分离作用下被聚集回收,晾干后备用。所述清洗系统进水管I和清洗系统出水管2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3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4的并联方式为清洗系统进水管I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3连通,清洗系统出水管2 与换热器列管进水管4连通;该并联方式使清洗系统的流向与换热器介质水的流向相反, 利用反向冲洗有利于提高清洗效率。所述清洗系统回路中,循环水流量> 8L/S ;水流量必须能保证苍耳子在整个清洗系统回路中的循环流动。所述苍耳子6在清洗系统回路中循环使用的时间为5 15min ;循环清洗时间根据换热器的实际情况、清洗频率等灵活掌握。所述苍耳子6为经过晾干后的苍耳果实。所述苍耳子6通过送料装置7的投加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专利技术使用苍耳子替代胶球作为清洗材料,苍耳呈两头尖、中间椭圆状,外带若干细小、有一定硬度和柔性的毛刺,直径约为3飞mm,苍耳子的结构特点使其能对换热器列管内壁起到很好的摩擦除垢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清洗效果,能有效清除顽固的结垢;同时,苍耳子是天然野生植物苍耳的果实,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因此显著降低了清洗成本, 并且排放报废的苍耳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有害物,清洗作业完成的苍耳子经晾干后, 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用苍耳子进行换热器列管内壁的在线清洗,材料天然生成,更加天然环保、高效、经济适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将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分别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并联,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再与清洗水泵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回路,其特征在于将苍耳子通过送料装置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内,清洗系统进水管内的苍耳子在水力的带动下进入换热器列管并摩擦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列管内壁在线清洗方法,将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分别与换热器列管出水管和换热器列管进水管并联,清洗系统进水管和清洗系统出水管再与清洗水泵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回路,其特征在于:将苍耳子通过送料装置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内,清洗系统进水管内的苍耳子在水力的带动下进入换热器列管并摩擦清洗换热器列管内壁,经过换热器列管后的苍耳子进入清洗系统出水管,由清洗水泵再次送入清洗系统进水管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为学何思凤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