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水输送,特别涉及一种卸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氨法脱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在火电厂、工业燃煤锅炉及钢铁厂烧结机等已建和在建的烟气脱硫装置中,氨法脱硫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在逐步上升,并且今后拟建的烟气脱硫装置都会更多的选择氨法。另外,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各地方环保政策对水泥厂烟气脱硝都明确要求采用SNCR技术。不管氨法脱硫还是SNCR脱硝都将采用氨水做脱硫剂或脱硝剂。因此,现场都会设置氨水储罐。 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就会卸一次氨。目前,一般的卸氨操作都是采用软管将氨水槽车上的卸料口与卸氨泵前端的管道直接连起来,氨水卸载完毕之后,由于管道中还残留着部分氨水,在断开软管与卸氨泵前端的金属管时,将会有氨水滴漏现象,虽然可以用清水进行稀释,但仍会有部分气态氨挥发到空气中,现场环境在短时间内相对较为恶劣。另外,稀释后的氨水尽管浓度较低,若直接排放也会对受纳水体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氨装置,使用时能够克服上述卸氨操作过程中出现氨水遗漏、影响周围大气和水环境的问题,有效防止卸氨时的氨水滴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罐(1)、输氨管(2)、卸氨泵(3)和氨水储罐(4);集液罐(1)的上部设有第Ⅰ进氨口(11),集液罐底部设有第Ⅰ出氨口(12),氨水储罐罐体上设有第Ⅱ进氨口(41)和第Ⅱ出氨口(42);输氨管的出口端与第Ⅰ进氨口(11)连通,第Ⅰ出氨口(12)通过管路及卸氨泵(3)与第Ⅱ进氨口(41)连通;输氨管上、连通第Ⅰ出氨口与卸氨泵的管路上以及连通卸氨泵与第Ⅱ进氨口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关断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军,罗启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君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