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加热充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3954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液加热充排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泵、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油容器,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分别与第一油箱第一流通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一泵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四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五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连接,第一过滤器分别与第五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一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泵与第一泵并联,第二泵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油液加热充排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使用两台相同规格油泵分别独立完成油液的循环过滤和对用油容器进行油液充入与排出工作。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在于两台油泵分别承担与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在结构上不能彼此进行角色互换,也没有相互支援的关系。尤其是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如果两台油泵中的任何一台出现故障,由于现有技术不具有油泵角色互换能力,管路结构上也不存在相互支援的结构关系,最终结果会导致整个生产流程的被迫中断。生产流程被迫中断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有时是巨大的。一般情况下,当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生产过程延续性的大 问题。虽然企业可以存储一些备件或者另建一套应急系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通过挖掘设备自身内在潜力找寻一种更经济合理、更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法,既能实现原有设备功能不变,又能克服与弥补现有同类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在结构上做到即能进行角色彼此互换,又能相互支援的互为冗余关系将更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同类现有技术具有的隐性缺点与不足,通过挖掘设备自身内在潜力找寻一种更经济合理、更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法,既能实现原有设备功能不变,又能克服与弥补现有同类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在结构上做到既能进行角色彼此互换,又能相互支援的互为冗余关系的油液加热充排系统。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种油液加热充排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泵、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油容器,第一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油箱第一流通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一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四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五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连接,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五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一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四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形成回路;第二泵与第一泵并联,第二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油液加热充排系统,所述第一油箱、第二油箱中分别安装有电加热器。油液加热充排系统,储油容器的入口分别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第五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油液加热充排系统,连接第一油箱第一流通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连接第二油箱第一流通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油液加热充排系统,连接第一油箱第二流通口与第五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的管道上有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油箱第二流通口与第四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的管道上有第二单向阀。油液加热充排系统,所述第一泵或第二泵的工作状态由第三三通阀进行切换。油液加热充排系统,所述第一泵、第二泵分别为离心泵。本技术的效果和优点如下·I、本技术没有添加任何硬件器件,也没有改变原有加热充排系统的应用功能,但却让加热充排系统使用时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2、由于本技术中两个泵工作角色可以方便地进行互换,使得两套泵组能够具有较为一致的磨损程度和使用寿命,避免泵组因劳作强度不同造成的磨损不均现象。3、由于本技术中两个泵具有在任意时间进行角色互换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无论那一台泵组出现了故障情况均可使用另一泵组继续完成剩余的工作,避免了由于其中某一泵组发生故障而被迫中断生产流程。4、两泵组具有相互冗余的特点与属性。5、本技术适合于中、大型用油量的加热充排系统使用,在将来该类产品系列化时,本技术所述的结构原理可以作为中、大型规格系列产品进行排序和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改进前加热充排系统循环过滤支路示意图;图2为改进前加热充排系统充排支路示意图;图3为改进后的双泵油液加热充排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改进前加热充排系统循环过滤支路示意图,清洁油箱、回油箱中分别安装有电加热器,回油箱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截止阀101连接,第一三通阀103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截止阀101、泵104连接,第二三通阀105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泵104、过滤器106连接,单向阀107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106、第三截止阀108连接,第三截止阀108通过管道与清洁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截止阀102通过管道分别与清洁油箱的第一流通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四截止阀109通过管道分别与回油箱的第二流通口、单向阀110连接,第二过滤器111通过管道分别与单向阀111、第二三通阀105的第二流通口连接。图2为改进前加热充排系统充排支路示意图,清洁油箱、回油箱中分别安装有电加热器,清洁油箱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与截止阀207连接,第一三通阀202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206、第二三通阀203的第二流通口连接,泵204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203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205的第三流通口连接,第二三通阀203的第一流通口、第三三通阀205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储油容器连接,单向阀201分别与回油箱的第一流通口、第一三通阀202的第二流通口与连接,第一三通阀202的第三流通口分别与第二三通阀203的第二流通口、第三三通阀205的第二流通口连接。图3为改进后的双泵油液加热充排系统示意图,当第一泵302正常工作,第二泵313为关闭状态时,油箱液体大循环过滤并对液体循环加热的流程为同时开启第一油箱315和第二油箱314中的电加热器,第二油箱314中的油液分别依次通过第二截止阀309,第一三通阀312的第二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二三通阀301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一泵302,第三三通阀303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四三通阀304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第五三通阀305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第一单向阀306,第一过滤器307,第一油箱315形成回路。图3为改进后的双泵油液加热充排系统示意图,当第一泵302正常工作,第二泵313为关闭状态时,第一油箱315液体小循环过滤并对第一油箱315液体循环加热流程为开启第一油箱315中的电加热器,第一油箱315中的油液分别依次通过第一截止阀308、第 一三通阀312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二三通阀301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一泵302,第三三通阀303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四三通阀304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第五三通阀305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第一单向阀306,第一过滤器307形成回路。图3为改进后的双泵油液加热充排系统示意图,当第一泵302正常工作,第二泵313为关闭状态时,第二油箱314液体小循环过滤并对第二油箱314液体循环加热流程为开启第二油箱314中的电加热器,第二油箱314中的油液分别依次通过第二截止阀309、第一三通阀312的第二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二三通阀301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一泵302,第三三通阀303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第四三通阀304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液加热充排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泵、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油容器,第一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油箱第一流通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一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四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五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连接,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五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一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四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泵与第一泵并联,第二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加热充排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泵、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油容器,第一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三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油箱第一流通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一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连接,第四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第五三通阀的第三流通口连接,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五三通阀的第一流通口、第一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 第二油箱底部分别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一流通口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连接,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四三通阀的第二流通口、第二油箱的第二流通口连接,形成回路; 其特征在于第二泵与第一泵并联,第二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国营陈道君孙文浩朱哲新赵维杨万超吕欣蒋道建刘彤刘学涌范玉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