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倾动炉熔化物料的能力是30t/h,炉内物料完全熔化需13小时。常规操作是物料完全熔化后将炉子摇至17°位置氧化吹炼造渣。倾动炉氧化作业炉位固定在17°,该区域液面位置炉砖会与熔体表面的酸性石英熔剂发生激烈反应而形成严重的损耗,渣线区耐火砖损耗较其它部位炉砖相比要快很多。生产后期该区域炉壳表面温度达到300多度,炉修时拆下砖衬只剩200mm。为了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工艺操作人员常将氧化作业分两步、三步来完成。这样阳极铜的质量达标了,但作业时间延长了很多。此工艺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延长了氧化时间,增加了重油的消耗;二、再次加入炉子的熔剂由于密度小漂浮在铜水表面,不利于有害杂质的氧化造渣;三、长时间氧化升温,铜水的温度1250°以上,As、Sb、 Bi等有害杂质形成高价氧化物熔融于铜水,不利于As、Sb、Bi的脱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氧化过程中熔体底部温度较低时,使倾动炉从17° — 8° —17°之间大范围自动倾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杂铜火法精炼提高氧化速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氧化过程中熔体底部温度较低时,使倾动炉从17°—8°—17°之间大范围自动倾转一次,平均每炉氧化作业自动摇炉15—20次。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废杂铜火法精炼提高氧化速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氧化过程中熔体底部温度较低时,使倾动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金文,李罡,熊友胜,邱平,袁春峰,徐革雄,刘云发,李毅,刘斌优,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