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金属材料
技术介绍
无氧铜毛细管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元件、电真空器件等领域,具有含氧量低(管材要求含氧量小于O. 003%),导电、导热性能好,电阻小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传统无氧铜毛细管生产方法采用半连续浇铸一挤压一拉伸的生产方式。由于铜材价格高,商家为降低成本,不断减小管材外径,减薄管材壁厚,但是传统方式在浇铸和挤压过程中铜易吸收氧元素造成含氧量高,成材率低,质量难以达到要求,同时使生产的电子电气元件导电率低,导热性差,电阻大,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若含氧量高,极易与氢元素发生反应,引起爆炸和“氢脆现象”(氢元素与氧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水化合物,使铜晶相晶格 变大,强度变低的现象)。在电子产品高端发展的时代,对原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该生产方法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薄壁无氧铜毛细管生产方法,该方法降低了无氧铜毛细管的氧元素含量,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电子电气兀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选取高纯度(铜含量大于99. 95%)电解铜板,去掉含氧量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无氧铜毛细管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选取高纯度电解铜板,去掉含氧量高的外层及进行真空加热无氧处理后进行熔炼,熔炼时铜液上覆盖木炭和石墨鳞片;再进行铸造和轧制,铸造和轧制时分别采用石墨鳞片和氮气进行保护;然后进行拉伸至铜管抗拉强度大于350MPa,拉伸后进行真空保护热处理,调整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使铜管的晶相达到临界点;然后进行拉伸,拉伸到铜管内部晶相观察晶粒变长中间变细时,重复上述的热处理和拉伸步骤,直至得到外径1.5?3.0mm,壁厚0.08?0.15mm的薄壁无氧铜毛细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为,李复彬,许林之,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聊城万邦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