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58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1:44
一种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是以半硬泡和硬泡聚氨酯为载体,再加入吸波材料、阻燃剂和助剂制备而成;所述制备方法是:首先将聚氨酯原料分为A组分和B组分两种,其中A组分为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B组分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将助剂加入B组分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备用,阻燃剂和吸波材料可以任意加入A或B组分中,将配制好混合均匀的A组分和B组分分别灌注至低压聚氨酯灌注机的两个料罐中,然后应用灌注机把配制好的材料灌注到模具内,经过6~8分钟的发泡后,即可打开模具,取出制品,制品经过0.5~2天的熟化后,经过修整,即为制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吸波性能,反射率非常平稳,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吸波材料,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已知的,在电波暗室内均需使用吸波材料,现有的吸波材料均以软质聚氨酯开孔泡沫作为基体,然后切割成角锥状,通过将吸收电磁波的阻燃涂料浸溃在聚氨酯泡沫内、烘干等工艺制成,然后通过胶粘剂粘贴安装在暗室内。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将配制好的吸波阻燃涂料浸溃挤压在软质聚氨酯泡沫体内,经过烘干制得,但由于涂料内含有胶粘剂,吸波材料烘干后,吸收剂、阻燃剂等物质胶粘在聚氨酯泡沫孔隙间,由于此种加工工艺易造成吸波材料内吸收剂、阻燃剂分布不均,批量化生产的一致性较差,同时,由于在浸溃和烘干工序中,材料尺寸膨胀、收缩率不一,导致最终吸波材料成品尺寸公差很大,且吸波材料随着使用年限增加,胶粘剂逐渐老化,从而造成了附着的吸收剂、阻燃剂等易脱落,使用环境污染严重,对于要求洁净的试验环境无法保证,同时,高度较高的吸波材料(700 mm以上)由于自身重量,一般在使用2年后,吸波材料易产生弯头现象,暗室的美观性变差,整体性能受到影响;同时传统的碳浸溃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同样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容易造成吸波剂、阻燃剂在基体材料中分布不均匀,批量生产一致性差,同时在浸溃和烘干工序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是以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为载体,再加入吸波剂材料、阻燃剂和助剂制备而成,上述材料按重量比其含量分别为: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100份吸波剂材料???????????????0.5?300份阻燃剂?????5?15份;其中所述的助剂重量比根据一般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材料的配制要求加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是以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为载体,再加入吸波剂材料、阻燃剂和助剂制备而成, 上述材料按重量比其含量分别为 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100份 吸波剂材料0. 5-300份 阻燃剂 5-15份; 其中所述的助剂重量比根据一般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材料的配制要求加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半硬泡或硬泡聚氨酯为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与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为主要反应物,所述二异氰酸酯衍生物为TDI或MDI或HDI。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波剂材料包括磁性吸波剂、介电损耗型吸波剂和碳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磁性吸波剂、介电损耗型吸波剂、碳纤维单独使用或复合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磁性吸波剂、介电损耗型吸波剂、碳纤维复合使用时,其按重量比其含量分别为 磁性吸波剂5-300份; 介电损耗型吸波剂5-200份; 碳纤维0. 5-30份。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泡型聚氨酯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磁性吸波剂为铁氧体粉或羰基铁粉,铁氧体粉为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世敬李跃波黄刘宏贾超杨吉祥闫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