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42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包括: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1)、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且所述铝箔层(1)的上层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所述铝箔层(1)的下层为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硬片进行冷冲压成型,成型后的产品平整度极高,阻隔性能高且成型泡罩的深度大,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泡罩包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
技术介绍
药品的泡罩包装又称水泡眼包装,是将药品置于经真空吸塑成型或冷冲压成型的包装硬片的凹坑(被称为泡罩或水泡眼)内,再用涂有可热封涂层的药品包装用铝箔与之热封,形成单元包装,从而使药品得到安全保护。药品泡罩包装的覆盖材料一般都是铝箔(称为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而成泡基材传统上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硬片。但是随着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一传统包装方式暴露出明显缺陷,即由于PVC硬片的阻隔性能有限,很难保证药品在其使用期限内品质不发生任何改变。针对普通泡罩包装阻隔性能有限等问题,开发了冷冲压成型硬片,并用高阻隔性能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代替了 PVC硬片。一般常规的冷冲压成型硬片为三层结构,且以铝箔层为中心层,其两侧的材料不对称,其结构依次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铝箔层、聚氯乙烯层。该复合硬片是一种阻隔性极高的药品泡罩包装材料,其水蒸汽、氧气透过率几乎为零,且完全避光。但随着药品泡罩包装多样化的发展,普通的三层结构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难以满足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冷冲压成型后保持极高的平整性以适合液体质的充填,及要求冷冲压成型后具极高的阻隔性能等。由于普通的三层结构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的结构不对称,铝箔层两侧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与聚氯乙烯层因材料不同而应力不平衡,导致在后续加工过程及冷冲压成型后,易出现起翘现象,不能满足冷冲压成型后的高平整性要求。而且由于结构不对称,冷冲压成型时铝箔层两侧存在明显的应力差,两侧应力差达到一定值时铝箔层就会断裂,在针孔检测仪下可观察到微小针孔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泡罩破裂,影响泡罩包装的实际阻隔性,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包括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I、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且所述铝箔层I的上层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所述铝箔层I的下层为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还包括第一聚氯乙烯层4,且其位于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的下层。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还包括第二聚氯乙烯层5,且其位于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的上层。优选的,所述铝箔层I厚度为20 60 y m ;所述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及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厚度为15 25 y m ;所述第一聚氯乙烯层4及第二聚氯乙烯层5厚度为20 60iim。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及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厚度为25 u m0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各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避免了常规硬片因铝箔层两侧材料不同而导致的应力不平衡现象,使成型后的产品平整度极高。同时,还避免了铝箔层因其两侧应力差达到一定值而断裂,进而产生微小针孔,甚至出现泡罩破裂现象,保证了成泡后的高阻隔性能,提高了成型泡罩的深度,降低了废品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局部对称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完全对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I、图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一般由三个功能层表面支持强度层、中间铝箔阻隔层、内表面热封层组成。各层之间采用粘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膜整体硬片。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表面支持强度层要求光滑平整,透明性好,有极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并具有一定的耐磨和抗穿刺能力,对整个包装起机械的保护作用。所以其表面支持层采用高强度、抗冲击性能优异且具高阻隔性能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层来代替传统的聚氯乙烯(PVC)。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中间铝箔阻隔层一般起阻隔性功能,但还具有强度支持、抗冲压拉伸等功能,因而该层采用具有极高强度及良好延伸性的铝箔。由于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要进行冲压成型。因而所用的铝箔厚度也比普通复合膜要厚的多,一般采用45 u m厚的铝箔,对于要求冷冲压成型硬片具有较好的挺性的场合,可将铝箔厚度适当增加。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内表面热封层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硬片,PVC硬片适于与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进行热封。冷冲压成型硬片中的PVC层厚度一般为60 u m,在要求产品具有较高刚性和挺度的场合,可将PVC层厚度适当增加。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中的表面支持强度层、铝箔阻隔层、内表面热封层三层之间用粘合剂粘合的方法,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材料整体硬片。且要保证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在强大的冲击成型作用力下不离层、不断裂,一般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采用专门配制的特殊粘合剂进行粘合。但是上述传统三层结构的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其以铝箔层为中心层,其两侧的材料是不对称的,铝箔层两侧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与聚氯乙烯层因材料不同而应力不平衡,导致在后续加工过程及冷冲压成型后,易出现起翘现象,不能满足冷冲压成型后的高平整性要求。而且由于结构不对称,冷冲压成型时铝箔层两侧存在明显的应力差,两侧应力差达到一定值时铝箔层就会断裂,在针孔检测仪下可观察到微小针孔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泡罩破裂,影响泡罩包装的实际阻隔性,废品率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包括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I、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且所述铝箔层I的上层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所述铝箔层I的下层为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还包括第一聚氯乙烯层4,且其位于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的下层。其中,第一聚氯乙烯层4也可以为聚烯烃层。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还包括第二聚氯乙烯层5,且其位于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的上层。其中,第一聚氯乙烯层4也可以为聚烯烃层。优选的,所述铝箔层I厚度为20 60 y m ;所述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及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厚度为15 25 y m ;所述第一聚氯乙烯层4及第二聚氯乙烯层5厚度为20 60iim。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及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厚度为25 u m0优选的,所述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各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如图I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的局部对称结构,其典型结构依次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I、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第一聚氯乙烯层4。所述典型结构以铝箔层I为中心层,其两侧的材料部分相同,因此可称之为局部对称结构。其中,所述铝箔层I厚度为20 eOym,经冷冲压成型后起阻隔层的作用;所述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2厚度为15 25 ii m,优选为25 u m,在冷冲压成型时对铝箔层I起支撑作用,防止铝箔层I断裂;所述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厚度为15 25 y m,在冷冲压成型时起到平衡铝箔层I两侧拉伸剪切应力的作用,以保持成型加工后的平整度及减少铝箔材料成型裂纹的产生机率,提高可成泡深度。所述第一聚氯乙烯层4适于与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进行热封,也可以替换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所述第一聚氯乙烯层4或聚烯烃层厚度为20 60 ym,起到辅助成型、提高成型泡罩挺度的作用,及后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1)、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且所述铝箔层(1)的上层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所述铝箔层(1)的下层为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铝箔层(I)、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且所述铝箔层(I)的上层为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所述铝箔层(I)的下层为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聚氯乙烯层(4),且其位于第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3)的下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冲压成型药用复合硬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聚氯乙烯层(5),且其位于第一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2)的上层。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辉李俊伍秋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