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50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氨甲环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制备工艺中加入的针用活性炭进行预处理:用丙酮,乙醇、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对针用活性炭进行洗涤,干燥,以除去针用活性炭中残留的金属及其他杂质,用预处理过的针用活性炭用于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可以减少杂质-Z-异构体的生成,保证了氨甲环酸注射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氨甲环酸,即反-4-(氨甲基)环己甲酸,英文名Tranexamic acid。氨甲环酸主要用于 I.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一般不用本品。2.用于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3.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4.用于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以及病理性宫腔内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症。5.用于中枢神经病变轻症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出血,应用本品止血优于其他抗纤溶药,但必须注意并发脑水肿或脑梗塞的危险性,至于重症有手术指征患者,本品仅可作辅助用药。氨甲环酸用于临床的剂型主要是注射液。氨甲环酸对金属离子敏感,金属离子的催化,使得氨甲环酸注射液的杂质-Z-异构体的增加,常常造成产品不合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N101199477A通过控制注射用水的导电率,以减少金属离子,从而减少氨甲环酸注射液中杂质的增加; CNl 1520809A通过将罐壁作为阳极,将药液作为阴极,在罐壁和药液之间施加有微电压,以防止金属向药液流动。以减少氨甲环酸注射液中杂质的增加。上述专利技术对减少氨甲环酸注射液中杂质都有一定作用,但是CN101199477A专利技术仅仅对注射用水的金属离子进行了控制,CN11520809A专利技术在配制药液的剧烈搅拌中,微电压对防止金属向药液流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全面控制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可能引入的金属离子,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我们发现,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的工艺中,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针用活性炭,针用活性炭的质量,可以满足了一般的注射液的要求,但是,针用活性炭本身含有微量的杂质,如油质,矿物质,矿物质中含有各种金属,这些微量的杂质,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而往往关注氨甲环酸、注射用水的质量。我们惊喜地发现,针用活性炭经过处理,大大减少了其杂质,使用经过处理的针用活性炭,用于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的工艺中,可以减少Z-异构体的生成,保证了氨甲环酸注射液的质量,其有益效果见实施例2 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方法,注射液由氨甲环酸和注射用水组成,氨甲环酸的含量为3% 15%。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量取处方量约80%的50 70°C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氨甲环酸,搅拌至溶解; (2)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6.O 7. 5,加热至约70°C,加入经处理过的O. l%(g/ml)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保温吸附30分钟,趁热经O. 45 μ m微孔滤膜脱炭过滤至稀配罐,取少量注射用水洗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处方量; (3)从稀配罐取样检测可见异物合格后,进行中间体检测含量、pH值; (4)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双级O.22 μ m微孔滤膜精滤至灌封间待罐封; (5)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采用双级O.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药液; (6)灌装、熔封; (7)灭菌该药品灭菌方法为水浴灭菌; (8)灯检,包装。我们专利技术了针用活性炭的处理方法,用丙酮、乙醇除去活性炭中油质,用EDTA除去活性炭中金属,处理方法如下 (1)在三口瓶中,将针用活性炭加入,再加入活性炭的3 5倍量的分析纯的丙酮中,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I ; (2)在三口瓶中,将活性炭I加入,再加入活性炭I的3 5倍量的分析纯的乙醇,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2 ; (3)在三口瓶中,将活性炭2加入,再加入活性炭2的5 10倍量的O.1% O. 3%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3 ;注射用水洗3次,125°C干燥活性炭3,得到处理好的针用活性炭。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但不作任何限制。实施例I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规格2ml: O. 2g) 处方 氨甲环酸IOKG 注射用水加到100L 制备工艺 (1)配制量取处方量约80%的50 70°C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氨甲环酸,搅拌至溶解; (2)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6.O 7. 5,加热至约70°C,加入经处理过的O. l%(g/ml)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保温吸附30分钟,趁热经O. 45 μ m微孔滤膜脱炭过滤至稀配罐,取少量注射用水洗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处方量;(3)从稀配罐取样检测可见异物合格后,进行中间体检测含量、pH值; (4)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双级O.22 μ m微孔滤膜精滤至灌封间待罐封; (5)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采用双级O.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药液; (6)灌装入2ml安培、熔封; (7)灭菌该药品灭菌方 法为水浴灭菌; (8)灯检,包装。附针用活性炭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如下 (1)在IOL的玻璃三口瓶中,将I公斤针用活性炭加入,再加入3公斤分析纯的丙酮中,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I ; (2)在IOL玻璃三口瓶中,将活性炭I加入,再加入5公斤分析纯的乙醇,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2 ; (3)在IOL玻璃三口瓶中,将活性炭2加入,再加入5公斤O.3%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搅拌,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活性炭3 ;3L的注射用水洗涤3次,125°C干燥活性炭3,得到处理好的针用活性炭。实施例2比较实验 1.实验目的 对按照实施例I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与按照实施例I的工艺,但仅仅是针用活性炭未经处理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的稳定性比较; 按照实施例I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定为样品I; 按照实施例I的工艺,但仅仅是针用活性炭未经处理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定为样品2 ;对样品1、2进行稳定性考察。2.考察项目及操作方法 2.I性状目视法。2.2 pH值取本品,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应为6.0 7. 5。2. 3 Z-异构体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氨甲环酸200mg),蒸干,精密加O. lmol/L硼酸液IOml使溶解,摇匀,精密量取1ml,置分液漏斗中,加10% (g/ml)4_氟-3-硝基-三氟甲苯的二甲基亚砜溶液4. Oml,强力振摇10分钟,加O. lmol/L盐酸溶液50ml,摇勻,用三氯甲烷提取两次,每次IO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无醇三氯甲烷适量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无醇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IOOml量瓶中,用无醇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无醇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氨甲环酸Z-异构体项下的方法测定。在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主峰前相邻峰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2. 4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氨甲环酸O. 25g),置水浴上蒸干后,在105°C干燥30分钟,放冷,加冰醋酸4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I 2滴,用高氯酸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液由氨甲环酸和注射用水组成,氨甲环酸的含量为3%~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氨甲环酸注射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液由氨甲环酸和注射用水组成,氨甲环酸的含量为3% 1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量取处方量约80%的50 70°C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氨甲环酸,搅拌至溶解; (2)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6.O 7. 5,加热至约70°C,加入经处理过的O. l%(g/ml)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保温吸附30分钟,趁热经O. 45 μ m微孔滤膜脱炭过滤至稀配罐,取少量注射用水洗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处方量; (3)从稀配罐取样检测可见异物合格后,进行中间体检测含量、pH值; (4)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双级O.22 μ m微孔滤膜精滤至灌封间待罐封; (5)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采用双级O.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伟李立忠王勇解晓荣李润宝苏志强姚荷云闫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