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85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及穿孔锥形板,所述穿孔锥形板位于所述穿孔圆板的中部并且所述穿孔锥形板的锥顶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穿孔圆板及所述穿孔锥形板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冷却器进风口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进风口消音罩,在消音罩内部设置有穿孔板和吸音材料,可多重降低冷却器的进风噪音,从而降低电机的运行噪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冷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机空空冷却器进风口的消音罩。
技术介绍
电机冷却器是电机的主要换热部件,是维持电机运行的重要产品,直接影响电机的温升、出力和寿命。其中,空空冷却器是一种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常用冷却器。空空冷却器的冷却原理如图I所示,冷却器20安装在电机10的上方,冷却器20 的进风口 24处安装有冷却器风扇23,在冷却器20的进风口 24与出风口 21之间形成外风路22;电机10内安装有电机风扇12,在电机10与冷却器20之间形成内风路11。内风路11将电机10内部产生的热量带到冷却器20,通过外风路22将热量散发出去。这种空空冷却器,在其进风口 24与出风口 21处均没有消音结构。在电机10及冷却器20同时运行时,电机10尤其是高转速电机产生的噪音会通过冷却器20传递到环境中,加上冷却器20本身运行也会产生噪音,从而导致整个电机的总噪音高,不符合环境噪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该消音罩可消除冷却器进风口的噪音,降低电机的运行噪音。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及穿孔锥形板,所述穿孔锥形板位于所述穿孔圆板的中部并且所述穿孔锥形板的锥顶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穿孔圆板及所述穿孔锥形板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固定有法兰。所述进风口有多个,均布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处固定有网板。所述网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音材料为超细玻璃丝棉。所述超细玻璃丝棉的外部包裹有玻璃丝布。所述壳体为圆筒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不改变冷却器进风口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进风口消音罩,在消音罩内部设置有穿孔板和吸音材料,可多重降低冷却器的进风噪音,从而降低电机的运行噪音。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空空冷却器的原理图。图2为安装有本技术的空空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 图4中,包括壳体I、穿孔圆板2、超细玻璃丝棉3、玻璃丝布4、穿孔锥形板5、网板6、法兰7、进风口 8、电机10、内风路11、电机风扇12、冷却器20、出风口 21、外风路22、冷却器风扇23、进风口 24、消音罩30等。 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30,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1,壳体I最好为圆筒形。壳体I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 8,进风口 8有多个,均布在壳体I的侧壁上,孔的大小和数量依壳体I外径的大小而定。进风口 8处固定有网板6,以防止各种杂物进入。网板6固定于壳体I的内壁上。壳体I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2及穿孔锥形板5,穿孔锥形板5位于穿孔圆板2的中部并且穿孔锥形板5的锥顶朝向壳体I的开口端,穿孔圆板2及穿孔锥形板5与壳体I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最好采用超细玻璃丝棉3。在超细玻璃丝棉3的外部还包裹有玻璃丝布4,以防止玻璃丝棉3掉出。壳体I的开口端固定有法兰7。如图2所示,进风口消音罩30采用螺栓把合在冷却器20的进风口 24。这种结构拆卸容易、检修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风从壳体I的进风口 8进入,壳体I和穿孔圆板2、穿孔锥形板5组成的消音结构会吸收噪音,并且穿孔锥形板5起着很好的导流作用,便于风进入冷却器20。玻璃丝棉3就相当于一个阻性消声器,吸收中高频噪声,穿孔圆板2与穿孔锥形板5就相当于一个抗性消声器,吸收低中频噪声,两者相结合,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复合式消声器,而当空气通过穿孔圆板2与穿孔锥形板5进入消音罩30壳体I的内腔后,声波扩散至消音罩30的内壁,多重降低冷却器20的进风噪音。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可以在不改变冷却器20进风口 24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噪音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I)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8),所述壳体(I)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2)及穿孔锥形板(5),所述穿孔锥形板(5)位于所述穿孔圆板(2)的中部并且所述穿孔锥形板(5)的锥顶朝向所述壳体(I)的开口端,所述穿孔圆板(2)及所述穿孔锥形板(5)与所述壳体(I)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的开口端固定有法兰(7)。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8)有多个,均布在所述壳体(I)的侧壁上。4.按照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8)处固定有网板(6)。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网板(6)固定于所述壳体(I)的内壁上。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材料为超细玻璃丝棉(3)。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超细玻璃丝棉(3)的外部包裹有玻璃丝布(4)。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为圆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及穿孔锥形板,所述穿孔锥形板位于所述穿孔圆板的中部并且所述穿孔锥形板的锥顶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穿孔圆板及所述穿孔锥形板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本技术在不改变冷却器进风口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进风口消音罩,在消音罩内部设置有穿孔板和吸音材料,可多重降低冷却器的进风噪音,从而降低电机的运行噪音。文档编号H02K5/24GK202798303SQ2012204047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虎, 殷科春 申请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冷却器进风口消音罩,其特征是: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8),所述壳体(1)封闭端的内部固定有穿孔圆板(2)及穿孔锥形板(5),所述穿孔锥形板(5)位于所述穿孔圆板(2)的中部并且所述穿孔锥形板(5)的锥顶朝向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穿孔圆板(2)及所述穿孔锥形板(5)与所述壳体(1)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吸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殷科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