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轴承外割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6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它包括刀体、刀刃以及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无油轴承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的一侧面,无油轴承与刀体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本身径向有间隙且与刀体紧密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是一种能够切割各种管类的切割刀具,主要用在自动和半自动专用切割机床上切割空调U型铜管、钢管、PPR管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在切割金属管时割刀在金属管上的摆动量极小,小于±0.0015mm,而采用传统的装有铜套的外割刀的摆动量则大于±0.015mm,割刀刃尖部极易崩裂、报废。采用本无油轴承外割刀,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耗材开支,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刀具,特别涉及一种无油轴承结构的外割刀。
技术介绍
参看图1,现有的切割金属管的一种外割刀1结构是在刀体内孔中装入铜套11,铜套11与刀体间存在间隙,铜套11与刀轴4之间间隙过大,导致刀片径向跳动过大,而且铜套11与轴刀4间没有油润滑,因此容易磨损。在更换刀具时,不换铜套,导致刀片偏摆过大而致刀尖刃口崩裂,影响了使用寿命。在刀具轴向上,由于铜套止口端面与中心线不垂直,加上铜套与刀体间存在间隙,导致刀尖刃口崩裂,同样影响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普遍在40~50小时。参看图2,还有一种装有深沟球轴承21的外割刀2,它选用的是装饰用轴承,轴承精度不高,但是成本较高。如果选用高精密轴承,则成本较高,每把割刀需用两个轴承;其次在调换割刀时不换轴承,不管轴承的使用寿命有多久。另外,轴承的径向和轴向窜动较大,当将轴承装入刀体后,若安装不好,轴承一端就会卡死。在装配后刀尖径向跳动过大,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它解决了现有外割刀结构的刀尖刃口容易崩裂以及深沟球轴承外割刀径向和轴向窜动较大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它包括刀体、刀刃以及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所述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无油轴承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的一侧面,无油轴承与刀体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本身径向有间隙且与刀体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是一种能够切割各种管类的切割刀具,主要用在自动和半自动专用切割机床上切割空调U型铜管、钢管、PPR管等。本外割刀的材料为6542AL,基体硬度为HRC 62~64,刃部研磨,表面涂层材料为超高锡(SUPERTIN)或氧化铝锡(TINALOX SN),表面硬度为HV2600(ST)、HV3700(TS)。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在切割金属管时割刀在金属管上的摆动量极小,小于±0.0015mm,而采用传统的装有铜套的外割刀的摆动量则大于±0.015mm,割刀刃尖部极易崩裂、报废。采用本无油轴承外割刀,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耗材开支,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铜套外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深沟球轴承外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无油轴承外割刀的一种单刀实施例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3无油轴承外割刀的另一种单刀实施例装配示意图。图6是图3无油轴承外割刀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按图6所示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3至图7,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3,外割刀3包括刀体31、刀刃32和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34。一种单刀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刀体中孔二侧各装有无油轴承34。另一种单刀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刀体中孔一侧装有无油轴承34。无油轴承34与刀体31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34本身径向有间隙,它与刀体31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无油轴承34的一侧端,如图3至图5中所示,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31的一侧面。如图3中所示,无油轴承34的右侧轴向应低于刀体31的右侧面1mm。如图3和图5中所示,刀体31的另一侧面装有自润滑垫片35。自润滑垫片35可通过胶水粘接在刀体31的另一侧面。刀刃32表面涂覆有超高锡(SUPERTIN)层或氧化铝锡(TINALOX SN)层321,增加了刀刃32表面硬度。在无油轴承34的内径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与铅混合物层341。聚四氟乙烯与铅混合物层341的厚度为0.01~0.03mm。将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3安装到外割刀装置的刀轴4上,刀轴4又固紧在大法兰盘上,通过大法兰盘的转动来带动刀轴4及外割刀3沿金属管中心线旋转,外割刀3即可对金属管5进行切割加工。图6中标号6是定位轮,在一台切割机上装有三个定位轮6,三个外割刀3分别安装在定位轮6上,外割刀3对金属管5进行切割。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装配前应确保刀轴、刀体表面无异物,轴和孔的配合表面应尽可能光洁,以免在装配时划伤。2.将刀体安装到刀轴上时,应在刀轴表面加入适当润滑油并不断旋转刀体,以便于安装,同时消除径向和轴向跳动。在装配时,应将刀体慢慢压入,禁止直接敲击刀体以免发生变形和咬轴现象。3.刀体安装好后,刀体不能有明显的晃动现象,可用百分表检测刀刃部是否有偏摆。4.夹紧割刀的耐磨垫片即自润滑垫片,应将其光面贴近割刀,要锁紧螺母,并于每次开机前检查外割刀螺母是否松动。5.装配时有可能的话,请在轴表面涂上油脂以缩短走合期。权利要求1.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它包括刀体、刀刃以及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无油轴承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的一侧面,无油轴承与刀体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本身径向有间隙且与刀体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中孔一侧装有无油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中孔二侧各装有无油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另一侧面装有自润滑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垫片通过胶水粘接在刀体的另一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表面涂覆有超高锡层或氧化铝锡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油轴承内径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与铅混合物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与铅混合物层的厚度为0.01~0.03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它包括刀体、刀刃以及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无油轴承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的一侧面,无油轴承与刀体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本身径向有间隙且与刀体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是一种能够切割各种管类的切割刀具,主要用在自动和半自动专用切割机床上切割空调U型铜管、钢管、PPR管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油轴承外割刀,在切割金属管时割刀在金属管上的摆动量极小,小于±0.0015mm,而采用传统的装有铜套的外割刀的摆动量则大于±0.015mm,割刀刃尖部极易崩裂、报废。采用本无油轴承外割刀,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耗材开支,使用方便、快捷。文档编号B23D21/04GK1846914SQ20051002500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林桉 申请人:上海飞标量刃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油轴承外割刀,它包括刀体、刀刃以及在刀体中间设置的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中孔内装有无油轴承,无油轴承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外卷边,该外卷边的内侧靠于刀体的一侧面,无油轴承与刀体为过盈配合,无油轴承本身径向有间隙且与刀体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标量刃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