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627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和上下边板构成,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和中空的扁管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一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mm,宽度为12mm;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换热能力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孔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一种微孔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的核心元件之一,高温高压液态制冷介质由压缩机进入冷凝器,在风机驱动下,空气从冷凝器外部流过带走热量,高温高压制冷介质变为中温高压制冷介质。通常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需要提供更大体积的冷凝器,但是受到汽车本身空间的限制,冷凝器体积过大并不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冷凝器,具有体积小、换热能力强的优点。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微孔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和上下边板构成,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和中空的扁管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 ;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将集流管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空间,使制冷介质在芯体内往复流动,充分冷却;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mm,宽度为12mm ;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mm。作为优选,扁管内设有轴向筋,将扁管内腔分割为若干平行且独立的孔道,制冷介质从各孔道中流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制冷介质与扁管的换热效率。作为优选,扁管内壁设有齿条,进一步提高的换热面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现有冷凝器扁管厚度为2mm、宽度为20mm,本技术扁管的厚度为1_、宽度为12mm,现有冷凝器翅片高8mm,本技术冷凝器高5mm,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本技术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2)通过在扁管内设置轴向筋和齿条, 进一步提闻了换热面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I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扁管的截面图;附图说明1-集流管、2-制冷介质出口、3-制冷介质入口、4-挡流板、5-边板、 6-扁管、7_波纹翅片、8-轴向筋、9-齿条、10-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微孔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I和上下边板5构成,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7和中空的扁管6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 3和制冷介质出口 4 ;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4,将集流管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空间,使制冷介质在芯体内往复流动,充分冷却;所述扁管的厚度为Imm,宽度为12mm ;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mm ;扁管内设有轴向筋8,将扁管内腔分 割为若干平行且独立的孔道10,制冷介质从各孔道中流过;扁管内壁还设有齿条9,以进一步提高的换热面积。权利要求1.微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和上下边板构成, 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和中空的扁管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一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 ;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mm,宽度为12mm ;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m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扁管内设有轴向筋,将扁管内腔分割为若干平行且独立的孔道。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扁管内壁设有齿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和上下边板构成,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和中空的扁管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一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mm,宽度为12mm;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6mm。本技术具有体积小、换热能力强的优点。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792720SQ20122042602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信伟 申请人:浙江松信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和上下边板构成,芯体嵌在框架内;芯体由波纹翅片和中空的扁管交替焊接而成,扁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相通;一侧的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在制冷介质入口和制冷介质出口之间的区域内,两侧的集流管内交替设有挡流板;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mm,宽度为12mm;所述波纹翅片的波高为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松信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