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侧移器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312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叉车专用属具,提供一种提高货物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活塞杆总成报废率低、加工简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直角接头、挡圈、O型密封圈、缸筒、支承环、密封圈、矩形卡簧、节流片、端盖总成、挡片和孔用弹性挡圈,活塞杆总成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密封件及支承环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挡圈、密封圈、挡片、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缸盖总成内;活塞杆总成装入缸筒内,缸盖总成与缸筒用矩形卡簧相连接,直角接头、节流片装到缸盖总成上,直角接头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做双向往复运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车辆叉车专用属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侧移器油缸。技术背景 常见的叉车用侧移器油缸都是一种双作用液压缸,即在液压力作用下实现缸的双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叉车用侧移器的左右侧移功能。但作为侧移器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其仍存在如下的不足一、油缸无缓冲结构,运动到行程末端时突然停止,惯性冲击力大,无法保护叉车侧移器上所负载的货物。二、活塞与活塞杆相对定位后通过传统工艺-焊接进行固定,工序复杂,焊接时不可避免有飞溅焊渣,导致活塞杆总成加工报废率增加,成本增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侧移器油缸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货物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活塞杆总成报废率低、加工简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叉车用新型侧移器油缸。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直角接头、挡圈、0型密封圈、缸筒、支承环、密封圈、矩形卡簧、节流片、端盖总成、挡片和孔用弹性挡圈,所述活塞杆总成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件及支承环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挡圈、密封圈、挡片、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缸盖总成内;活塞杆总成装入缸筒内,缸盖总成与缸筒用矩形卡簧相连接,直角接头、节流片装到缸盖总成上,直角接头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做双向往复运动,实现侧移器的左右侧移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缸盖总成油道,其联接缸筒侧设计有一钢球,堵死该侧油道,并在同侧设计一侧孔,实现所述缸盖总成油道的贯通。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设计有台阶轴,所述缸盖总成联接缸筒侧设计有与所述台阶轴相配合的台阶孔。油缸总成运动到行程末端时可自动降低运行速度以便有效保护叉车侧移器上所负载的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其活塞设计有台阶轴,端盖总成设计有油道侧孔及与活塞台阶轴相配合的台阶孔,其运动到行程末端时可自动降低运行速度直至缓慢停止,惯性冲击力小,可有效保护叉车侧移器上所负载的货物,提高货物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另,油缸中活塞杆总成采用一种新型的加工方法,即活塞杆总成中活塞通过特殊工装精准定位并过盈配合固定在活塞杆上,活塞杆总成报废率低、加工简单,生广效率大幅提闻。本技术叉车用新型侧移器油缸通过端盖总成直接卡装在叉车侧移器相关零部件上,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新型侧移器油缸的主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I、防尘圈2、挡圈3、密封圈4、卷制轴套5、直角接头6、挡圈7、0型密封圈8、缸筒9、支承环10、密封圈11、矩形卡簧12、节流片13、设计有钢球22的端盖总成14、挡片15和孔用弹性挡圈16,活塞杆总成I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密封件11及支承环10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2、挡圈3、密封圈4、卷制轴套5、挡圈7、密封圈8、挡片15、孔用弹性挡圈16装入到缸盖总成14内;活塞杆总成I装入缸筒9内,缸盖总成14与缸筒9用矩形卡簧12相连接,可靠性强,直角接头6、节流片 13装到缸盖总成14上,直角接头6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I做双向往复运动,实现侧移器的左右侧移功能。在一组叉车液压油路作用下,油缸总成一端进油,油缸总成另一端出油,压力油推动活塞杆总成I向一端运动,当调整进油方向时,活塞杆总成I运动方向随之调整。同时,活塞设计有台阶轴20,端盖总成设计有油道侧孔及与活塞台阶轴相配合的台阶孔21,活塞杆总成运动到行程末端时,活塞上台阶轴与端盖总成上台阶孔相接触,液压油只能从台阶轴和台阶孔两者间极小的缝隙流出,侧移速度自动降低,末端惯性冲击力减小,有效地保护了叉车侧移器上所负载的货物。其技术要点是a、结构件方面活塞杆总成采用整体式结构,活塞杆与活塞通过特殊工装精准定位并过盈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缸头与缸筒采用卡簧连接,可靠性强山、液压系统方面密封件全部选用进口产品,质量可靠;c、机械性能方面缸盖处设计缓冲结构,油缸运行至行程末端时,自动降速,可有效保护货物。并在油口处设计有节流片,通过调整节流片可改变侧移油缸整体运行速度。本技术结构组装具体操作如下活塞杆总成I中活塞与活塞杆通过特殊工装精准定位并过盈配合固定;密封件11及支承环10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2、挡圈3、密封圈4、卷制轴套5、挡圈7、密封圈8、挡片15、孔用弹性挡圈16装入到缸盖总成14内;活塞杆总成I装入缸筒9内,缸盖总成14与缸筒9用矩形卡簧12相连接;直角接头6、节流片13装到缸盖总成14上,完成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组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直角接头、挡圈、O型密封圈、缸筒、支承环、密封圈、矩形卡簧、节流片、端盖总成、挡片和孔用弹性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总成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件及支承环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挡圈、密封圈、挡片、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缸盖总成内;活塞杆总成装入缸筒内,缸盖总成与缸筒用矩形卡簧相连接,直角接头、节流片装到缸盖总成上,直角接头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做双向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侧移器油缸,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缸盖总成油道,其联接缸筒侧设计有一钢球,堵死该侧油道,并在同侧设计一侧孔,实现所述缸盖总成油道的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侧移器油缸,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设计有台阶轴,所 述缸盖总成联接缸筒侧设计有与所述台阶轴相配合的台阶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叉车专用属具,提供一种提高货物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活塞杆总成报废率低、加工简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直角接头、挡圈、O型密封圈、缸筒、支承环、密封圈、矩形卡簧、节流片、端盖总成、挡片和孔用弹性挡圈,活塞杆总成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密封件及支承环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挡圈、密封圈、挡片、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缸盖总成内;活塞杆总成装入缸筒内,缸盖总成与缸筒用矩形卡簧相连接,直角接头、节流片装到缸盖总成上,直角接头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做双向往复运动。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789823SQ20122029724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阚农生, 王疆, 方锡岗, 吴召祥, 汪恭平, 郝祝兵 申请人: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侧移器油缸,它包括活塞杆总成、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直角接头、挡圈、O型密封圈、缸筒、支承环、密封圈、矩形卡簧、节流片、端盖总成、挡片和孔用弹性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总成中活塞与活塞杆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件及支承环装入活塞沟槽内,防尘圈、挡圈、密封圈、卷制轴套、挡圈、密封圈、挡片、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缸盖总成内;活塞杆总成装入缸筒内,缸盖总成与缸筒用矩形卡簧相连接,直角接头、节流片装到缸盖总成上,直角接头接一组叉车油路,在叉车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总成做双向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农生王疆方锡岗吴召祥汪恭平郝祝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