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宝仁专利>正文

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018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缝纫机(122)后侧的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通过基板(109)固定在缝纫台(121)上,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包括:安装在支撑台(102)上的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拖布带(118)滚动,支撑台(102)的下部通过连接机构装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转动轴,支撑台(102)能沿转动轴向缝纫机后侧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装置可以独立驱动,安装简单,容易维修和更换部件,同时,留有供缝纫机往缝纫台后方掀开的空间,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可灵活调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配套设备,具体说是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简称为缝纫物移送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的缝纫机根据用途可区分为基本缝纫机、双针缝纫机、锁边缝纫机等。在缝纫机后侧通常会安装缝纫物移送装置,并且根据不同的缝纫机,需要制作不同的缝纫物移送装置。由于缝纫物移送装置没有统一化,需要根据各种缝纫机制作不同的缝纫物移送装置,所以需要投入大量材料和人力,导致成本上升。同时,缝纫物移送装置在保修期或者更换部件时,不同机种有不同保修问题,缝纫物移送装置只能和相应的缝纫机配套使用,当不配套使用时,则可能导致拖布带和缝纫机的压脚间距无法准确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导致移送效率降低。未安装缝纫物移送装置的缝纫机,当缝纫机发生故障时,为了维修,需要把缝纫机往缝纫台的后方掀开,以便修理缝纫机内部或更换部件。但是,一旦安装了缝纫物移送装置,就无法再直接把缝纫机往缝纫台的后方掀开了,维修维护缝纫机还需要先拆卸缝纫物移送装置,在维修维护完毕后,再安装上缝纫物移送装置,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很不方便。另外,在加工一些布料时,可能不需要对布料进行拖动,此时安装于缝纫机后侧的缝纫物移送装置会对布料形成阻碍,这时也需要将缝纫物移送装置拆下,待需要使用时,又需将缝纫物移送装置重新安上,费时费力。再者,传统的缝纫物移送装置的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空间小,不利于使用者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装置可以独立驱动,安装简单,容易维修和更换部件,同时,留有供缝纫机往缝纫台后方掀开的空间,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可灵活调整。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缝纫机122后侧的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通过基板109固定在缝纫台121上,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包括安装在支撑台102上的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拖布带118滚动,支撑台102的下部通过连接机构装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转动轴,支撑台102能沿转动轴向缝纫机后侧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104,上部与支撑台102连接,下部通过铰链108与基板109上表面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连接板104两侧设有带引导孔106的支架105,基板109上设有与支架105适配的支撑片110,支撑片110上设有螺丝孔,固定螺栓107依次穿过引导孔106和支撑片110上的螺丝孔,将连接板104和基板109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板112,支撑板112的上端设有驱动皮带轮116,下端设有旋转皮带轮117,且支撑板112的下端向缝纫机122的压脚124 —侧延伸,拖布带118 —端套装在驱动皮带轮116上,另一端套装在旋转皮带轮117上,支撑板112设置在齿轮盒111的前侧面,驱动皮带轮116与齿轮盒111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齿轮盒111带动齿轮盒111的输出轴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板112的上端设有一调节板113,调节板113上设有弧形调节槽114,锁紧螺栓115设于弧形调节槽114内,且与齿轮盒111的前侧面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该缝纫物移送装置可以独立驱动,不受缝纫机后侧的障碍物或附属物及缝纫机机种的影响,缝纫物移送装置安装简单,容易维修和更换部件,同时,留有供缝纫机往缝纫台后方掀开的空间,维修维护缝纫机时,不用除去缝纫物移送装置,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可灵活调整、可调节空间大,从而使任何形状的缝纫机都能在最佳状态下移送缝纫物。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在缝纫机上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掀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和缝纫机均处于掀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调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 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可根据缝纫机122的各种形态实现组装设置,所述缝纫机122可以是设有障碍附属物125的缝纫机,包括设置在缝纫机122后侧的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通过基板109固定在缝纫台121上,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包括安装在支撑台102上的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拖布带118滚动,支撑台102的下部通过连接机构装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转动轴,支撑台102能沿转动轴向缝纫机后侧转动(与缝纫机122维修维护时的掀开方向一致)。图2即为本技术所述的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安装在缝纫机上的使用状态图;当缝纫机122设置有障碍附属物125时,基板109设置在障碍附属物125后侧,基板109可与所述障碍物附属物125面积大小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104,上部与支撑台102连接,下部通过铰链108与基板109上表面连接。铰链108的转轴即为前述的转动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连接板104两侧设有带引导孔106的支架105,基板109上设有与支架105适配的支撑片110,支撑片110上设有螺丝孔,固定螺栓107依次穿过引导孔106和支撑片110上的螺丝孔,将连接板104和基板109连接在一起。增设支架105、支撑片110和固定螺栓107是为了更坚固的固定所述连接板104及基板109,防止铰链108意外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板112,支撑板112的上端设有驱动皮带轮116,下端设有旋转皮带轮117,且支撑板112的下端向缝纫机122的压脚124 —侧延伸,压脚124处设有缝纫针123,拖布带118 —端套装在驱动皮带轮116上,另一端套装在旋转皮带轮117上,支撑板112上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压带轮,支撑板112设置在齿轮盒111的前侧面,驱动皮带轮116与齿轮盒111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齿轮盒111带动齿轮盒111的输出轴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板112的上端设有一调节板113,调节板113上设有弧形调节槽114,锁紧螺栓115设于弧形调节槽114内,且与齿轮盒111的前侧面螺纹连接。当旋松锁紧螺栓115,可适当调整调节板113的位置,此时锁紧螺栓115在弧形调节槽114内,使得调节轨迹沿弧形调节槽114移动,藉此调整支撑板112下端的旋转皮带轮117与压脚124间的间距,使任何形状的缝纫机都能在最佳状态下移送缝纫物,调整到位后旋紧锁紧螺栓115即可。图5是拖布带至缝纫机压脚之间的间距调节示意图;图5所示缝纫机122未设有障碍附属物125。通过以连接驱动皮带轮116的齿轮盒111的输出轴为基准,旋转调节板113并带动支撑板112 —同旋转,从而将套装在旋转皮带轮117上的拖布带118靠近缝纫机122的压脚124处,无论障碍附属物125是否存在,都能将一个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设置在任何形状的缝纫机122上,使之可以用最佳的状态移送缝纫物。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缝纫机(122)后侧的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通过基板(109)固定在缝纫台(121)上,所述缝纫物移送装置本体(101)包括:安装在支撑台(102)上的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103)的电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拖布带(118)滚动,支撑台(102)的下部通过连接机构装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转动轴,支撑台(102)能沿转动轴向缝纫机后侧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宝仁
申请(专利权)人:朴宝仁朴时景李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