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零件的铣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301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零件的铣削方法。该方法根据蜂窝零件材料需要铣切的曲面坡度,用小圆柱铣刀在曲面上方铣切出若干竖直排列的小槽,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铣切出的小槽进行切割加工,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蜂窝零件铣切型面的高低落差大,切削余量大,铣切时切削力大,蜂窝材料不易固持,加工易被拉起,导致零件铣切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蜂窝材料零件的铣削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蜂窝等轻质材 料零件的铣削加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增强某些零部件中空部位的单向强度,减轻零部件的重量, 通常要采用质量轻,单向强度大的金属或非金属蜂窝材料来对其填充。现有技 术对蜂窝材料零件的铣削成型, 一般都是用端铣刀对蜂窝零件进行分层铣削加 工,通过将所有多余的材料铣削成屑后形成零件。由于在铣切过程中,蜂窝零件铣切的几何型面的高低落差较大,比如波浪 式的曲线型面,切削余量大,铣切时会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又由于蜂窝材料是 不易固持的质量较轻,结构特殊的材料,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被拉起,导致 零件铣切失误而报废。蜂窝零件铣切中还要产生大量不利于环保和操作人员健康的切削屑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切削力,避免切削粉尘飞扬,且效率高的 蜂窝材料零件铣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零件的铣削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蜂窝零件材料需要铣切的曲面坡度,用小圆柱 铣刀在曲线面方铣切出若干竖直排列的小槽,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铣切出的小 槽进行切割加工,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小刀切槽时,由于切削量小,因而不会产生很大的切削力,然后采用 片铣刀进行切割,更不会产生很大的切削力,相比传统方法,切削力明显减小, 从而避免了蜂窝材料零件铣切过程中被拉起,导致零件铣切报废的可能性。由于仅在小刀开槽时才会产生小部分粉尘,而在片铣刀切割竖排槽余量时不 再有粉尘产生,因此相比传统方法,粉尘量大幅减少,既利于环境保护又利于 操作者的健康。由于切削阻力减小,余料切削成屑量的减少,加工效率进一步 提高。 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蜂窝材料开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合理大小的片铣刀和小圆柱铣刀。小圆柱铣刀的直径 要略大于片铣刀刀杆的直径,以保证在片铣刀加工的过程中,刀杆不会与材料 发生干涉。首先根据待结构蜂窝零件材料工件需要铣切的曲面形状坡度,用小 圆柱铣刀在曲线上方,铣切出若干高低不同竖直排列的小槽,如图1所示典型 蜂窝材料的开槽。用小圆柱铣刀开出若干小槽时,小槽的间距应小于片铣刀的 半径,以保证片铣刀加工后能将余料顺利的切断。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开出的 小槽进行切割加工,通过切割将余料与零件分开,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或 零件形状。权利要求1. 一种,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蜂窝零件材料需要铣切的曲面坡度,用小圆柱铣刀在曲面上方铣切出若干竖直排列的小槽,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铣切出的小槽进行切割加工,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用小圆柱铣刀开出若干小槽时,小槽的间距应小于片铣刀的半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根据蜂窝零件材料需要铣切的曲面坡度,用小圆柱铣刀在曲面上方铣切出若干竖直排列的小槽,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铣切出的小槽进行切割加工,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蜂窝零件铣切型面的高低落差大,切削余量大,铣切时切削力大,蜂窝材料不易固持,加工易被拉起,导致零件铣切报废的问题。文档编号B23C3/00GK101428355SQ20081014781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卫东, 牟文平 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零件的铣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蜂窝零件材料需要铣切的曲面坡度,用小圆柱铣刀在曲面上方铣切出若干竖直排列的小槽,然后用片铣刀沿先前铣切出的小槽进行切割加工,铣切形成需要的型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牟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