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检验结果共享方法。在主系统中,从多个子系统取得多个零件检验结果。当其中一子系统的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值,检查其他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以判断此入料零件是否通过其他任一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倘若入料零件未通过其他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对此入料零件执行精密检验程序以重新进行检验。倘若入料零件已通过其他所述子系统其中之一的该有害物质检验,则不用再次执行有害物质检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件的检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为保护环境,欧盟电子电机设备中危害物质禁用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RoHS)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销售在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机设备产品禁用重金属铅0 )、汞(Hg)、镉(Cd)、六价铬(Cr6+)、聚溴联苯(PBB)以及聚溴二苯醚 (PBDE)等六项环境危害物质。据此,在此严格标准的环保规范下,在零件入料时需针对供应商所提供的零件进行RoHS检验。对具有多个厂区的厂商而言,不同厂区在接收到零件时,会各自对这些零件进行 RoHS检验。而由于并非每一个厂区都设有可进行精密检测的化学实验室,因此倘若其中一厂区发生零件的有害物质超标,便要将此零件送往设有化学实验室的厂区来进行复验。然而,由于这些厂区为独立作业,因此有可能会发生由相同供应商所提供的零件同时在不同的厂区发生检验不合格的情况。如此一来会导致同样的零件会重复进行复验的动作,不仅浪费人力,亦浪费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得相同供应商提供的零件在不同的厂区可以套用一致的检验抽样计划(Sample Plan)。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主系统中,从多个子系统取得多个零件检验结果。这些零件检验结果为各子系统在接收到入料零件时,对此入料零件进行有害物质检验的结果。当其中一子系统的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值,检查其他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以判断此入料零件是否已通过其他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检验。倘若入料零件未通过其他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则将此入料零件送至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来重新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倘若该入料零件已通过其他所述子系统其中之一的该有害物质检验,则直接进行后续动作而不进行该有害物质检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中,当各子系统在接收到入料零件时,从主系统中检查此入料零件是否在检验周期内已通过有害物质检验。若入料零件尚未通过有害物质检验,则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并在通过有害物质检验时,将检验结果传送至主系统。若入料零件已通过有害物质检验,则直接进行后续动作而不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在主系统中,从这些子系统取得零件检验结果的步骤中,主系统会每隔一设定时间从各个子系统取得零件检验结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比对这些零件检验结果而从这些零件检验结果中取出其中之一更新至各个子系统中。例如可比对各零件检验结果的检验日期,而找出检验日期最接近目前日期的零件检验结果,以将此零件检验结果更新至主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值,还可直接选择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并检查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享机制,使得各个厂区中皆可查询到相同供应商提供的入料零件的零件检验结果,并且所有厂区可共享相同的检验抽样计划。据此,可降低复验需求,进而节省检验人力并且降低检验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零件检验结果共享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系统的方块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系统更新数据方法的流程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210:主系统;220、230、240 子系统;310:时间设定单元;320:数据侦测单元;330:数据比对单元;;340:储存单元;S105 S120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各步骤;S405 S425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系统更新数据方法的各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在步骤 S105中,在主系统中,从多个子系统取得多个零件检验结果。例如,主系统会每隔一设定时间从各个子系统取得零件检验结果。这些零件检验结果为各子系统在接收到入料零件时,对此入料零件进行有害物质检验的结果。在此,有害物质检验是依据危害物质禁用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RoHS)来进行检验。依照零件类别定检验周期, 并记录零件检验结果以及检验日期,以推论下次要进行抽验的时间。而在步骤SllO中,当其中一子系统的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值,检查其他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以判断此入料零件是否已通过其他子系统的检验。在RoHS中,有害元素包括铅(1 )、汞(Hg)、镉(Cd)、六价铬(Cr6+)、聚溴联苯(PBB)以及聚溴二苯醚(PBDE)。倘若入料零件未通过其他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如步骤S115所示,对此入料零件执行精密检验程序以重新进行有害物质检验。例如,将此入料零件送至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来重新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在RoHS中,针对溴(Bromine)与铬(Chromium) 的环保规范仅针对其特定的元素PBB、PBDE及Cr6+进行限制,而进料品质管理(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QC)部门使用的测试仪器为XRF(X荧光射线分析仪),其仅能检测出元素的总含量,无法进行特定元素的分析,常导致这两项元素在进料品质管理部门的测试结果超标,需要送至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例如,具有化学实验室的厂区)进行复验。倘若入料零件已通过其他任一子系统的有害物质检验,如步骤S120所示,直接进行后续动作而不进行有害物质检验。简言之,若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物质在A厂有超标,则去检查B厂的检验是否也有超标。如果B厂没有超标,就不用再重新检验。另外,在步骤SllO中,当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入料零件的其中一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值,还可直接选择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直接检查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而其他不具有精密检验程序的子系统的零件检验结果则不用检查。以下再举一实施例来说明在不同的厂区可以套用一致的抽样计划(Sample Plan) 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零件检验结果共享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主系统 210、子系统220、子系统230及子系统240分别位于不同厂区。而不同厂区在零件入料时, 会参照各厂区各自维护的检验抽样计画(例如,RoHS抽样计划)来判断入料零件的检验周期是否已届满,以在检验周期届满时来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当子系统220、子系统230及子系统240在接收到入料零件时,其可分别连线主系统210中来检查此入料零件是否在检验周期内已通过有害物质检验。若入料零件尚未通过有害物质检验,则进行有害物质检验,并在通过有害物质检验时,将检验结果传送至主系统 210。若入料零件已通过有害物质检验,则直接进行后续动作而不进行有害物质检验。也就是说,各个厂区在做完有害物质检验之后,可从动将检验结果更新至主系统 210的数据库。之后,在主系统210中,再去比对这些零件检验结果并从这些零件检验结果中取出其中之一最佳的结果更新至各个子系统中。例如,可比对各零件检验结果的检验日期,而找出检验日期最接近目前日期的零件检验结果,以将此零件检验结果更新至主系统 210以及各个子系统(子系统220 子系统M0)。以下举一例来说明将检验结果更新至主系统210数据库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智斌,邱俊华,李思颖,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