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
,特别是关于航空器零件中槽腔结 构的高效数控铣削。
技术介绍
目前航空类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只有3 4 %,粗加工材料去除量 一般在7 0 8 0 %。理想的粗加工状态是以高效加工为策略,在实 现高效率加工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材料去除量,确保零件余量的均 匀,保证精加工的顺利进行。从提高加工效率来考虑,应尽可能采用 大直径刀具进行零件槽腔结构内侧壁的铣削。而实际加工中,尤其是 在进行深槽腔、小转角加工等具有类似结构的零件加工时,在使用了 大直径刀具进行粗加工铣削后,在转角部位存在较大余量,影响精加 工的顺利进行。为避免上述情况,通常只能使用半径尺寸等于或稍大 于转角的刀具进行槽腔的粗加工,此时刀具的长径比远大于一般的加 工状态,刀具刚性急剧降低,严重影响零件粗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数控加工中对典型深槽腔、相对小 转角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方法。该方法提供了对刀具规格的选择策略 以及进行数控加工的方法。对于该方法实施的第一步分析产品结构特征,对于槽腔深度较3大、相对转角较小的结构,考虑采用此方法。,零件槽腔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带转角的槽腔结构零件进行高效去除余量的数控加工方法,零件槽腔转角半径为r,其特征在于在对零件毛料进行粗加工去料时,首先选用直径为4r~16r的刀具对槽腔进行侧铣去料加工,再选用的直径为2r~3r的刀具对槽腔的转角进行插铣去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东,郑小伟,王中胜,王俊斌,黄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