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821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4:55
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属于管状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用于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事故,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单臂托辊、托辊轴套、摆臂、拉线开关、固定支架组成,单臂托辊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固定在摆臂的下端,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拉线开关位于皮带的下方,拉线开关的拉线通过钢丝绳与摆臂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单臂托辊放置在皮带上表面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事故和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约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的装置,属于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管状带式输送机以其环保和路线的自由布置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在物料输送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现,由于皮带较长并且有弧形路线布置的管带机在空载时有扭曲现象,严重的可造成扭管、叠管等恶性事故,影响物料输送。在发生叠管、扭管的恶性事故后,处理起来至少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不但影响生产,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由于对管带机的扭管、叠管的预防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技术,所以,管带机扭管问题成为最常见、最让人头疼的顽症。虽然,近年来在防止管带机扭转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扭管技术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入小、效果显著、能够杜绝管带机的扭管、叠管等恶性事故的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它由单臂托辊、托辊轴套、摆臂、拉线开关、固定支架组成,单臂托辊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固定在摆臂的下端,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拉线开关位于皮带的下方,拉线开关的拉线通过钢丝绳与摆臂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单臂托辊放置在皮带上表面的边缘。上述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述固定支架由两侧立柱和横梁组成,立柱分别位于皮带两侧,横梁在皮带的上方,横梁与皮带前进方向垂直。上述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所述托辊轴套焊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摆臂的下端。上述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所述单臂托辊、托辊轴套、摆臂、拉线开关为两套,分别位于皮带的两侧,两侧的单臂托辊对应放置在皮带上表面的两侧边缘,两个摆臂分别由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的横梁上表面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单臂托辊放置在皮带的上表面边缘,若皮带跑偏严重,单臂托辊下落,带动摆臂下摆,摆臂拉动拉线开关使皮带自行停车,经过人工处理使皮带能够正常运行。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事故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避免长时间的检修,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约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中标记如下皮带I、单臂托辊2、拉线开关3、钢丝绳4、托辊轴套5、转轴6、固定支架7、摆臂8、固定板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单臂托辊2、托辊轴套5、摆臂8、拉线开关3、固定支架7组成。图中显示,固定支架7由两侧立柱和横梁组成,立柱分别位于皮带I两侧,横梁在皮带I的上方,横梁与皮带I前进方向垂直。图中显示,单臂托辊2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5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5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5焊接在固定板9上,固定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摆臂8的下端,单臂托辊2放置在皮带I上表面的边缘。图中显示,摆臂8的上端通过转轴6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摆臂8可以绕转轴6转动。图中显示,拉线开关3位于皮带I的下方,拉线开关3的拉线通过钢丝绳4与摆臂8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3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图中显示,单臂托辊2、托辊轴套5、摆臂8、拉线开关3为两套,分别位于皮带I的两侧,两侧的单臂托辊2对应放置在皮带I上表面的两侧边缘,两个摆臂8分别由转轴6安装在固定支架7的横梁上表面的两端。可根据皮带I角度适当调整摆臂8与单臂托辊2的角度以适应皮带1,使单臂托辊2与皮带I接触面适当,若接触面太小则单臂托辊2磨损较快。单臂托辊2在皮带I上随皮带I的运动而转动的部分是半圆球形,可以避免单臂托辊2划伤皮带I。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单臂托辊2靠自重压在皮带I边上,皮带I跑偏不严重时,由于单臂托辊2有一定的长度,保证皮带I能在合理范围偏移,不会脱离皮带I落到皮带I下边,也就不会拉动拉线开关3。一旦皮带I发生叠管,皮带I变窄,单臂托辊2就会脱离皮带1,靠自重向下落,带动摆臂8下摆,摆臂8拉动拉线开关3,使皮带I自行停车。本技术一个实施实例如下I、单臂托辊2采用管带机Y2-A2压带辊型号为108X 369,托辊轴套5及固定板9采用配套90度板,四个M20X50螺栓固定在摆臂8前端。2、摆臂8采用14#槽钢。3、转轴6采用133X180的普通托辊,与摆臂8后端焊接固定。4、钢丝绳4连接拉线开关3和摆臂8前端,位置可以灵活掌握,以单臂托辊2和摆臂8落下时使拉线开关3正好动作为宜。权利要求1.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臂托辊(2)、托辊轴套(5)、摆臂(8)、拉线开关(3)、固定支架(7)组成,单臂托辊(2)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5)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5)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5)固定在摆臂(8)的下端,摆臂(8)的上端通过转轴(6)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拉线开关(3)位于皮带(I)的下方,拉线开关(3)的拉线通过钢丝绳(4 )与摆臂(8 )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3 )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单臂托辊(2)放置在皮带(I)上表面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由两侧立柱和横梁组成,立柱分别位于皮带(I)两侧,横梁在皮带(I)的上方,横梁与皮带(I)前进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轴套(5)焊接在固定板(9)上,固定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摆臂(8)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臂托辊(2)、托辊轴套(5)、摆臂(8)、拉线开关(3)为两套,分别位于皮带(I)的两侧,两侧的单臂托辊(2)对应放置在皮带(I)上表面的两侧边缘,两个摆臂(8)分别由转轴(6)安装在固定支架(7)的横梁上表面的两端。专利摘要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属于管状带式输送机
,用于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事故,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单臂托辊、托辊轴套、摆臂、拉线开关、固定支架组成,单臂托辊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固定在摆臂的下端,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拉线开关位于皮带的下方,拉线开关的拉线通过钢丝绳与摆臂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单臂托辊放置在皮带上表面的边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防止管带机由于皮带跑偏引起扭管、叠管事故和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约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65G43/02GK202784728SQ20122033405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欣, 赵东升, 郭英, 卢永军, 常晓龙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带机防扭管、叠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臂托辊(2)、托辊轴套(5)、摆臂(8)、拉线开关(3)、固定支架(7)组成,单臂托辊(2)的托辊轴安装在托辊轴套(5)内,托辊轴与托辊轴套(5)为可转动连接,托辊轴套(5)固定在摆臂(8)的下端,摆臂(8)的上端通过转轴(6)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拉线开关(3)位于皮带(1)的下方,拉线开关(3)的拉线通过钢丝绳(4)与摆臂(8)的下端相连接,拉线开关(3)的控制线路连接在皮带控制电路中,单臂托辊(2)放置在皮带(1)上表面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赵东升郭英卢永军常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