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874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包括:冷却液膨胀罐,其顶部的侧面至少设有一个突起的耳挂,底部设有突起的底座;及安装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第三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形成容置部,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上至少设有一个凹槽,用于架住耳挂,第三支臂的末端设有夹持部,用于夹持底座。所述冷却液膨胀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个凹槽支持住冷却液膨胀罐的顶部,夹持部与冷却液膨胀罐的底座卡合,在安装冷却液膨胀罐时不需要额外工具,安装简单、快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膨胀罐的作用是用来吸收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因温度变化增加的那部分体积。目前汽车的冷却液膨胀罐通过螺丝、铆钉等形式固定到汽车的前围板上,安装需要额外的工具及相应的空间,且操作较多,影响安装效率,安装的人力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时不需要额外工具,安装简单、快捷的冷却液膨胀罐组件,用于解决现有的冷却液膨胀罐组装时需要额外工具,安装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包括冷却液膨胀罐,其顶部的侧面至少设有一个突起的耳挂,冷却液膨胀罐的底部设有突起的底座;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第三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形成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膨胀罐,所述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上至少设有一个凹槽,用于架住所述冷却液膨胀罐顶部的耳挂,所述第三支臂向下延伸,其末端设有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冷却液膨胀罐底部的底座。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形状呈“T”型,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水平相连,第三支臂与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垂直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形状均为“L”型,所述容置部为“U”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臂的末端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支臂的末端的内侧面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包括导向槽及与导向槽相通的定位槽,所述导向槽的宽度由开口处向定位槽方向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件、位于连接件两侧的第一卡子及第二卡子。优选的,所述耳挂的形状为长方体。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为边角圆滑的长方体。优选的,所述底座突起设置于所述冷却液膨胀罐底部的侧面。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的凹槽支持住冷却液膨胀罐的顶部,夹持部与冷却液膨胀罐的底座卡合,在安装冷却液膨胀罐时不需要额外工具,安装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于前围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冷却 液膨胀罐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时的正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时的背面示意图;图7是图2中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时第一状态沿C-C线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图3中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时第二状态沿B-B线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图2中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安装时第二状态沿C-C线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I、图2及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包括冷却液膨胀罐10及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通过螺丝、铆钉等形式固定到汽车的前围板100上,所述冷却液膨胀罐10与所述安装支架20卡合,从而与前围板100连接。请参考图4,所述安装支架20的形状大致呈“T”型,包括第一支臂21、第二支臂22及第三支臂23。其中,第一支臂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臂22的第一端水平相连,第三支臂23的第一端与第一支臂21的第一端及第二支臂22的第一端均垂直相连。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臂21及第二支臂22也可以斜向延伸。第一支臂21的第一端及第二支臂22的第一端均开设通孔30,分别供一固定件(图未示)穿过并与前围板10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螺丝。第一支臂21及第二支臂22的形状均为“L”型,第一支臂2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臂22的第二端同向平行延伸,使得第一支臂21与第二支臂22之间形成“U”型的容置部。第一支臂21的第二端面向第二支臂22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凹槽213,第二支臂22的第二端面向第一支臂21的内侧面设有第二凹槽223。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仅设置一个凹槽在第一支臂21或第二支臂22上,或者凹槽的数量多于两个。请参考图7,所述第一凹槽213及第二凹槽223均包括导向槽24及与导向槽24相通的定位槽25。导向槽24的宽度由开口处向定位槽25方向逐渐减小,且导向槽24的开口斜向设置。定位槽25的剖面形状为领结状,其两端空间大,中部空间小。定位槽25靠近导向槽24的一端的底部形成一个接近水平的平台251。请再次参考图4,第三支臂23的第二端斜向下延伸,其末端形成水平的夹持部233,所述夹持部233包括连接件26、位于连接件26两侧的弧形的第一卡子27及第二卡子28。连接件26、第一卡子27及第二卡子28的内表面均设有内凹的导轨29,各个导轨29相通且位于同一水平面。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冷却液膨胀罐10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突起的耳挂11,所述耳挂11的形状为水平延伸的长方体。冷却液膨胀罐10的底部侧面设有突起的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形状为边角圆滑的长方体,与夹持部233相配合。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7,安装冷却液膨胀罐10到安装支架20的第一状态时,将冷却液膨胀罐10顶部两侧的耳挂11分别沿安装支架20的第一凹槽213及第二凹槽223的导向槽24斜向滑入,直到耳挂11抵达定位槽25的底部,从而将冷却液膨胀罐10置于安装支架20的“U”型的容置部中。请同时参考图6及图8,耳挂11抵达定位槽25的底部后,将冷却液膨胀罐10底部的底座12卡入安装支架20的夹持部233中。此时为安装冷却液膨胀罐10到安装支架20的第二状态,冷却液膨胀罐10底座12在夹持部233的第一卡子27及第二卡子28的夹持作用下保持固定。请参考图9,安装冷却液膨胀罐10到安装支架20的第二状态时,耳挂11在定位槽·25中的位置发生偏转,耳挂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25的平台251上。由于冷却液膨胀罐10底座12在夹持部233的第一卡子27及第二卡子28的夹持作用下保持固定,耳挂11在定位槽25中的位置也被固定住,从而使得耳挂11无法从定位槽25中滑出。本技术冷却液膨胀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20的至少一个凹槽支持住冷却液膨胀罐10顶部的耳挂11,夹持部233与冷却液膨胀罐10底部的底座12卡合,从而将冷却液膨胀罐10与前围板100连接,在安装冷却液膨胀罐10时不需要额外工具,安装简单、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的人力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液膨胀罐,其顶部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突起的耳挂,底部设有突起的底座;及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第三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膨胀罐的容置部,所述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上设有用于架住所述冷却液膨胀罐顶部的耳挂的凹槽,所述第三支臂向下延伸,其末端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冷却液膨胀罐底部的底座的夹持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形状呈“T”型,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水平相连,第三支臂与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垂直相连。3.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液膨胀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膨胀罐,其顶部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突起的耳挂,底部设有突起的底座;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第三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膨胀罐的容置部,所述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上设有用于架住所述冷却液膨胀罐顶部的耳挂的凹槽,所述第三支臂向下延伸,其末端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冷却液膨胀罐底部的底座的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睿孙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