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494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其包括设置在下模容置空间内的顶盘和一体成型在顶盘下方的顶杆,顶盘均匀向外延伸有3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的端部均设置有凹槽,注塑产品的一端成型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顶杆在推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向外顶出,顶杆也可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塑过程和取下产品的工程同时进行,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顶出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 — 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现有模具的顶出机构采用推杆将产品从下模往上订出,采用这种方式顶出时,产品表面会留下顶杆的痕迹,而且机械手需伸入上、下模之间将产品取出,这样既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取出产品时间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取出时间的顶出机构。(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其包括设置在下模容置空间内的顶盘和一体成型在顶盘下方的顶杆,顶盘均匀向外延伸有3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的端部均设置有凹槽,注塑产品的一端成型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顶杆在推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向外顶出,顶杆也可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其中,该凹槽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注塑过程和取下产品的工程同时进行,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顶出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模具注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具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推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模具注射时的的结构如图I所示,模具顶出时的结构如图2所示,推盘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2容置空间内的顶盘44和一体成型在顶盘44下方的顶杆42,顶盘44均匀向外延伸有3个连接块41,每个连接块41的端部均设置有凹槽43,注塑产品3的一端成型有与凹槽43相配合的凸块31,顶杆42在推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向外顶出,顶杆42也可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该凹槽43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注塑时,动模I与下模2合拢,熔融塑料通过上模的注射口 11射入下下模2的容置空间内,注射完毕后,动模I与下模2分开,顶杆42在推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顶盘和产品向外顶出,并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将另一连接块41设置于该下模2的容置空间内,开始下一次注塑,而成型产品在外部由机械手取下,这样节省了顶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2)容置空间内的顶盘(44)和一体成型在所述顶盘(44)下方的顶杆(42),所述顶盘(44)均匀向外延伸有3个连接块(41),所述每个连接块(41)的端部均设置有凹槽(43),注塑产品(3)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凹槽(43)相配合的凸块(31),所述顶杆(42)在推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向外顶出,所述顶杆(42)也可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2)容置空间内的顶盘(44)和一体成型在所述顶盘(44)下方的顶杆(42),所述顶盘(44)均匀向外延伸有3个连接块(41),所述每个连接块(41)的端部均设置有凹槽(43),注塑产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鼎鑫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