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粒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408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3:54
一种磨粒流夹具,其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一个盖板,所述底板包括一个中心部以及与所述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边缘部,所述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中心部与所述边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外侧面为倒锥面,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一中空通孔,所述第一压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通孔连接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呈正锥形的第二中空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磨粒流夹具,扩大了磨粒流机床的加工范围,避免了薄壁零件,特别是回转薄壁件在加工中的变形,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夹具,特别是一种磨粒流夹具
技术介绍
磨粒流加工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磨料跟载体像水一样流动,到达零件的型腔并对其实行抛光等磨削加工的加工工艺。图I为磨粒流加工原理示意图;参见图I所示,夹具的盖板I和底板2将工件3固定在垂直相对的上磨料缸4和下磨料缸5之间,分别位于上磨料缸4和下磨料缸5的活塞7推动磨料通过工件3的型腔在上磨料缸4和下磨料缸5之间流动,从而实现对工件3的型腔的抛光加工。现有磨粒流夹具均采用如图I所示的等直径中空通孔形式的垂直流道,也就意味着磨粒流加工的最大加工范围均不超过磨料缸的内直径,当零件加工位置超过磨料缸的内直径,也即是超出机床加工范围时,只能更换机床进行加工。此外,如图I所示,磨粒流加工是通过两个垂直相对的磨料缸,将工件3和夹具固定在当中。磨料从一个磨料缸进入工件再转入另一个磨料缸,往复进行,直至完成整个磨削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工件3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如果零件是薄壁零件,特别是由几十个零件焊接而成的回转薄壁件时,则很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加工过程中废品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磨粒流夹具,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磨粒流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盖板,所述底板包括一个中心部以及与所述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边缘部,所述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中心部与所述边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外侧面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的倒锥面,所述第一流道顶端的外侧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底端与所述第一流道顶端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一中空通孔,所述第一压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通孔连接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呈正锥形的第二中空通孔,所述第二中空通孔底端直径大于所述上磨料缸的内直径。优选地,在所述边缘部上所述第二支撑块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优选地,所述中心部顶部中心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块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块均由尼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块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中空通孔的锥面平行的第一锥面。优选地,所述中心部上端面设置有减轻孔。本技术所提供的磨粒流夹具,其通过在夹具上采用正倒锥形结合的方式,使得通过工件的流道直径可以大于磨料缸的内直径,也就扩大了磨粒流机床的加工范围,使得在现有磨粒流机床上可以加工超过磨料缸的内直径的工件,有效增加了现有磨粒流机床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采购新设备带来的高昂的成本。此外,通过在夹具中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尼龙部件以及设置控制夹具变形的支撑筒,使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受力可以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薄壁零件,特别是由多个个零件焊接而成的回转薄壁件在加工中的变形,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I为磨粒流加工原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磨粒流夹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磨粒流夹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底板的的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磨粒流夹具的结构及其原理。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磨粒流夹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磨粒流夹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底板的的A向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磨粒流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5连接的底板20以及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4连接的盖板10,所述底板20包括一个中心部201以及与所述中心部201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边缘部202,所述中心部2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21,所述边缘部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2,所述中心部201与所述边缘部202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61,所述第一流道61外侧面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的倒锥面611,所述第一流道61顶端的外侧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磨料缸5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支撑块2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22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62,所述第二流道62底端与所述第一流道61顶端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所述盖板10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11,所述盖板10设置有第一中空通孔101,所述第一压块1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通孔101连接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呈正锥形的第二中空通孔111,所述第二中空通孔111底端直径大于所述上磨料缸的内直径。例如回转薄壁件的工件可以安放在所述第二流道62,所述第一支撑块21 —方面可以用于对回转薄壁件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磨料从所述第一支撑块2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22形成的所述第二流道62通过,从而对工件进行加工。所述盖板10、底板20可以是钢件,所述中心部20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块21,所述中心部201承受的力通过连接部传递给所述边缘部202,当活塞7推动磨料流动时,所述第一流道61用于将磨料在所述下磨料缸5与所述第二流道62之间引导,所述倒锥面611使得所述第二流道62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下磨料缸5的内直径。所述第一压块11可以与所述第一支撑块21配合对工件进行定位,当活塞7推动磨料流动时,,所述第二中空通孔111可以将磨料在所述上磨料缸4与所述第二流道62之间引导,所述第二中空通孔111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呈正锥形,底端直径大于所述上磨料缸的内直径。这样就使得所述第二流道62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上磨料缸4的内直径。通过所述第二中空通孔111与所述第一流道61采用正倒锥形结合的方式,就使得所述第二流道62,也即是通过工件的流道的直径可以大于磨料缸的内直径,从而就扩大了磨粒流机床的加工范围,使得在现有磨粒流机床上可以加工超过磨料缸的内直径的工件,有效增加了现有磨粒流机床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采购新设备带来的高昂的成本。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边缘部202上所述第二支撑块22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23。当工件的加工位置超出机床的加工范围时,机床工作时上下磨料缸所施加的压力 会通过夹具直接作用在夹具中的零件上,对于薄壁零件,特别是由几十个零件焊接而成的回转薄壁件,如让上下磨料缸所施加的压力全部作用在零件上,则很容易使零件产生变形。所述支撑筒23可以为钢件,当将零件放置于所述磨粒流夹具中,所述上磨料缸4未向所述盖板10施加压力时,所述支撑筒23与所述盖板10之间不直接接触,具有一定的距离h,例如所述距离h可以为0. 5-8mm,当所述上磨料缸4向所述盖板10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一压块11与所述零件接触并逐渐把所述零件压紧,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所述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支撑块2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22产生弹性变形,其高度尺寸会变小,随着尺寸的不断变小,所述盖板10在所述上磨料缸4的作用下逐渐靠近所述支撑筒23直至相互接触。这样,所述上磨料缸4所施加的压力就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粒流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一个中心部以及与所述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边缘部,所述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中心部与所述边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外侧面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的倒锥面,所述第一流道顶端的外侧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底端与所述第一流道顶端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一中空通孔,所述第一压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通孔连接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呈正锥形的第二中空通孔,所述第二中空通孔底端直径大于所述上磨料缸的内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粒流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包括一个中心部以及与所述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边缘部,所述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中心部与所述边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外侧面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的倒锥面,所述第一流道顶端的外侧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底端与所述第一流道顶端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 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一中空通孔,所述第一压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通孔连接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呈正锥形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琼贺冶张菊绒周红梅郑学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