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构制造,机床外防护及装配时所用设施。
技术介绍
在机床制造领域中,机床装配时以机身为支架装配内防护和电箱,再以内防护和电箱为支架装配外防护,最后进行机床精度检验。如果精度检验超差,则需要将外防护和内防护的部分零件拆下,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装配顺序使得机床的防护装配工作不能时间上并行进行,防护安装时间较长,影响交货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机床防护零件比较多,运到现场的都是散件,一旦有个别零件没有送到装配现场就会造成“人等件”的生产停顿,影响工期。而且,机床装配精度主要是靠防护安装前机床主体的装配工作保证的,但工人安装外防护时有时需要爬到机床防护的支架上或者机床外防护的上面,复杂的防护安装工作会对 已经调整完毕的机床精度造成影响。再次,车床外防护零件很多,装配时需要将每个零件用螺钉把接,而由于机床主体的影响,工人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工人操作极不方便,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内、外防护装配作业同时在两处进行,提高作业效率,解决已往装配时影响机床内防护的精准度问题。本技术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内防护在机身上安装,同时在另外场地,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安装,其特征在于装配成整体外防护结构所用的工装支架,由纵向的支撑柱和横向的支撑梁焊接成两层矩形框架,下层的工装支架主体外周尺寸相当于机床床身尺寸,在工装支架主体下层一长边侧叠加支撑柱和支撑梁形成上层,工装支架主体上层高度相当于机床高度;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装配形成的第一层结构是工装支架主体下层正 ...
【技术保护点】
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内防护在机身上安装,同时在另外场地,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安装,其特征在于装配成整体外防护结构所用的工装支架,由纵向的支撑柱和横向的支撑梁焊接成两层矩形框架,下层的工装支架主体外周尺寸相当于机床床身尺寸,在工装支架主体下层一长边侧叠加支撑柱和支撑梁形成上层,工装支架主体上层高度相当于机床高度;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装配形成的第一层结构是:工装支架主体下层正面有前围罩,前围罩与右侧下体相连,右侧后体固定在工装支架主体上层的右侧弯板上及右侧下体上方,左侧体在工装支架上层左面与左侧弯板纵向固定、并与前围罩固定,工装支架主体上层顶部有上体主体,并与左侧体和右侧后体相接;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固定在上体主体前侧,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的导轨与上体主体固定;左拉门连接架在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前侧,左拉门连接架与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的滑块固定;第二层结构是:右侧前体与右侧后体前侧通过右侧条固定并与右侧下体上部、与上体主体右侧固定,右固定门及其直角一体的顶部右侧与右侧前体的转角连接,后侧与上体主体连接,左固定门及其直角一体的顶部与左侧体和上体主体连接;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内防护在机身上安装,同时在另外场地,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安装,其特征在于装配成整体外防护结构所用的工装支架,由纵向的支撑柱和横向的支撑梁焊接成两层矩形框架,下层的工装支架主体外周尺寸相当于机床床身尺寸,在工装支架主体下层一长边侧叠加支撑柱和支撑梁形成上层,工装支架主体上层高度相当于机床高度;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装配形成的第一层结构是工装支架主体下层正面有前围罩,前围罩与右侧下体相连,右侧后体固定在工装支架主体上层的右侧弯板上及右侧下体上方,左侧体在工装支架上层左面与左侧弯板纵向固定、并与前围罩固定,工装支架主体上层顶部有上体主体,并与左侧体和右侧后体相接;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固定在上体主体前侧,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的导轨与上体主体固定;左拉门连接架在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前侧,左拉门连接架与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的滑块固定;第二层结构是:右侧前体与右侧后体前侧通过右侧条固定并与右侧下体上部、与上体主体右侧固定,右固定门及其直角一体的顶部右侧与右侧前体的转角连接,后侧与上体主体连接,左固定门及其直角一体的顶部与左侧体和上体主体连接;外防护部件在工装支架上装配形成的;第三层结构是左拉门叠加在左固定门上,并安装在滑轨上,上盖左盖板、上盖右盖板、上盖 后盖板在上盖主体上方固定;当分别在机身上安装的内防护安装完成、机床精度检验合格后,在工装支架上安装的外防护都完成时,将整体外防护调运到机床主体的装配现场,将整 体外防护结构从上方扣在机床上,再将整体外防护与内防护固定,安装机床散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其特征在于工装支架主体(1-01)由空心方形或空心矩形型钢焊接成两层,下层支撑横梁内周设置工装支架标牌(1-02),上面镂空文字或者用油漆刷上文字,文字内容为工装支架上安装的防护所对应的机床型号,左侧弯板(1-03)、右侧弯板(1-07)均有加强筋(1-04)焊接在工装支架主体(1-01)左、右上层后立柱上,以增强弯板钢性,其中左侧弯板(1-03)用于固定左侧体(3),右侧弯板(1-07)用于固定右侧下体(9)和右侧后体(8);工装支架主体(1-01)顶部左、右端分别设置工装支架左上板(1-05)和工装支架右上板(1-06),用钢板制成,上面打孔,用于固定上体主体(7);工装支架下层前横梁右端安装水平的右下弯板(1-08)、在工装支架下层左端安装左下弯板(1-09),左下弯板(1-09)折边水平面高于工装支架下层横梁平面,矩形的弯板由铁板纵向折角制成,上面打孔,用于固定前围罩(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其特征在于前围罩(2)的结构围罩大弯板(2-01)与围罩小弯板(2-06)焊接构成前围罩(2)主体部分,二者都有打孔,打孔处背焊螺母,与前下围罩(46)把合;围罩侧凹型弯板(2-02)焊接于围罩大弯板(2-01)里侧左侧,其里端封死,上下两面都打孔并背焊有螺母,下面的螺母用于把合工装支架(I)以及内防护的右前支架(35),上面的螺母用于把合右固定门(13);导轨座(2-05)焊接于围罩大弯板(2-01)里侧靠上位置,左拉门下导轨(2-03)把合于其上;围罩挡水弯板(2-04)焊接在围罩大弯板(2-01)上,形成双层防水沿结构;前围罩把合弯板(2-07)焊接于围罩小弯板(2-06)里侧靠上位置,用于把合工装支架(I)以及左前支架(19)。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其特征在于左侧体(3):左侧体弧形弯板(3-01)折弯内侧有两组孔,分别用于把合前围罩(2)和左固定门(10);左侧体上板(3-02)焊接于左侧体弧形弯板(3-01)上侧,靠弧形处背焊有螺母用于吊运时吊环的安装,左侧体上板(3-02)靠里侧有折弯,其上有孔用于把合上体主体(7);左侧体内把合板(3-03)焊接于左侧体上板(3-02)内侧,上有缓冲垫用于左拉门(14)打开至极限位置的缓冲,有孔用于把合左固定门(10);左侧体上把合板(3-04)焊接于左侧体上板(3-02)里侧,背焊有螺母用于把合上体主体(7);左侧体总把合板(3-05)焊接于左侧体上板(3-02 )和左侧体下把合板(3-09 )的里侧,这三者与左侧体弧形弯板(3-01) —起焊接为左侧体(3)的整体框架;左侧体总把合板(3-05)里侧有孔用于把合工装支架(I)或者电箱(26),内侧有内凹折弯,内凹处有孔,用于把合左侧条(5);左侧体下把合板(3-09)下侧有孔,用于把合左下围罩(43);门(3-06)安装于左侧体(3)整体框架内,以铰链联接,上安装有锁(3-07);门(3-06)上有矩形开口,观察窗(3-08)焊接于其上,观察窗(3-08)上有开口用于观察主轴及液压卡盘系统的工作情况,观察窗(3-08)为内凹折弯型,用于避让液压卡盘系统集水盒。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其特征在于上体主体(7):上体主体板(7-04)为缺少一小矩形的矩形空心子件,其下侧上有孔,可以与工装支架(I)或者左立柱(27)、右立柱(29)把合,前面有孔用于把合左固定门(10);上体前把合板(7-01)焊接于上体主体板(7-04)的长边,上体前把合板(7-01)背焊螺母,用于把合带滑块的左拉门导轨(6)、右固定门(13),上体把合内沿(7-02)焊接于上体主体板(7-04)内侧,上背焊有螺母,用于把合上盖左盖板(16)、上盖右盖板(17)、上盖后盖板(18);上体走线槽(7-03 )和上体组合弯板(7-05 )焊接于上体主体板(7-04 )上,用于支撑上盖左盖板(16)、上盖右盖板(17)、上盖后盖板(18),并容纳走线;上体走线槽(7-03)上有孔并背焊螺母,用于吊运整体外防护。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外防护分体、外防护整体安装的数控车床防护,其特征在于右侧后体(8):右侧后体主板(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雷,戴德明,王志鑫,张洪庆,林旭尧,李进冬,王国玉,曹维佳,李小沛,黄滨,曹阳,李安,尚陆华,马旭,陶秀玉,杨航,寇庆华,曹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