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尘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57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尘混料机,包括壳体、主轴、碾轮和混合铲,所述壳体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两边设有碾轮和混合铲;还包括水套、喷淋组、进液体管和压力泥浆泵,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组;所述进液体管一端与所述水套连接;所述进液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泥浆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炭沫在混合过程中不起尘土,防止炭沫随尘土流失,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炭沫与液体粘合剂混合更加均匀,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尘混料机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混合配料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尘混料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秸杆制炭的过程中,秸杆碳化后需与其他粘合剂混合在一起,方便最后成型。而一般碳化后的秸杆混合配料容易产生粉尘,污染环境,破坏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造成物料损失,而这种混合配料也不均匀,造成最后成型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降尘混料机,尤其适合碳化后的秸杆混合配料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尘混料机,包括壳体、主轴、碾轮和混合铲,所述壳体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两边设有碾轮和混合铲;还包括水套、喷淋组、进液体管和压力泥浆泵,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组;所述进液体管一端与所述水套连接;所述进液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泥 浆泵连接。进一步,所述壳体下方设有出料口。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炭沫在混合过程中不起尘土,防止炭沫随尘土流失,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炭沫与液体粘合剂混合更加均匀,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水套3、碾轮4、输送装置5、主轴6、混合铲7、喷淋组8、进液体管 9、压力泥浆泵10、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降尘混料机,包括壳体I、主轴5、碾轮3和混合铲6, 所述壳体I内设有主轴5,所述主轴5两边设有碾轮3和混合铲6 ;还包括水套2、喷淋组7、 进液体管8和压力泥浆泵9,所述壳体I上设有水套2,所述水套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组7 ;所述进液体管8 一端与所述水套2连接;所述进液体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泥浆泵 9连接。所述壳体I下方设有出料口 10。降尘混料机上面设有输送装置4的投料口。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炭沫通过输送装置4输送至降尘混料机上通过输送装置4的投料口将炭沫投入降尘混料机的壳体I内,降尘混料机的主轴5旋转使碾轮3与混合铲6 开始工作,开动压力泥浆泵9使液体粘合剂进入水套2,通过喷淋组7,将液体粘合剂喷淋在混料机内。壳体I下方设有出料口 10,使壳体I内混合均匀的物料从出料口 10排出,保证了混合机的流水式长时间运转。在降低粉尘的同时,也满足了炭沫对液体粘合剂的需要,使液体粘合剂喷洒均匀,最终使炭沫与液体粘合剂混合均匀,保证了成型炭的外观。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尘混料机,包括壳体、主轴、碾轮和混合铲,所述壳体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两边设有碾轮和混合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套、喷淋组、进液体管和压力泥浆泵,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组;所述进液体管一端与所述水套连接;所述进液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泥浆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尘混料机,包括壳体、主轴、碾轮和混合铲,所述壳体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两边设有碾轮和混合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套、喷淋组、进液体管和压力泥浆泵,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城乔立元杨肖周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塔生态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