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槽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4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工槽的刀具。其采用的刀体为圆筒型结构,刀刃设置在刀体的圆周端面,主刀刃后部的刀体上设置容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刀体采用圆筒型结构,使得其易于制造,也有利于增强刀体强度,提高刀具抗冲击力;沿刀体端面圆周均匀设置刀刃,有利于刀具的加工、刃磨和测量,减少了刀具不必要的磨损;设置较大的容屑槽使深槽加工成为可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刀具,主要涉及加工槽的刀具。现有技术加工管孔应力槽一般采用镗铣床或数控机床、利用成型车刀或铣刀进行加工。由于不是专用刀具,所以存在加工尺寸精度不易保证,刀具磨损快、易折断,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损、加工精度高的加工槽的刀具。本技术包括刀体,其特征在于刀体为圆筒型结构,刀刃设置在刀体的圆周端面,主刀刃后部的刀体上设置容屑槽。本技术刀体为阶梯形圆筒结构,中心刀孔的表面带有键槽。主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即后角)α=5-8°,前刀面与垂直基面的夹角(即前角)γ=3~5°。切削平面垂直的基面与副后刀面的夹角(即副偏角)φ=30"~1°30"。刀刃沿刀体的圆周端面均匀布置,前刀面及切削刃沿刀体径向设置。本技术的刀体采用圆筒型结构,使得其易于制造,也有利于增强刀体强度,提高刀具抗冲击力;沿刀体端面圆周均匀设置刀刃,有利于刀具的加工、刃磨和测量,减少了刀具不必要的磨损;前刀面及切削刃与刀体径向保持一致,有利于排屑和提高加工面的粗糙度,设置足够大的容屑槽使得深槽加工成为可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I放大图;图4是图1的A向旋转放大图。图中,圆筒型刀体1的端面圆周上设置对称的刀刃2,刀刃2后部的刀体上为容屑槽3,刀体1中心孔内表面设置键槽,起传递扭矩作用,并便于联接。使用时将刀具垂直加工表面,刀体旋转即可加工出刀刃相应宽度的应力槽。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槽的刀具,包括刀体,其特征在于刀体为圆筒型结构,刀刃设置在刀体的圆周端面,主刀刃后部的刀体上设置容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槽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刀体为阶梯形圆筒结构,中心刀孔的表面带有键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槽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主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α=5~8°,前刀面与垂直基面的夹角γ=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槽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切削平面垂直的基面与副后刀面的夹角φ=30"-1°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槽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刃沿刀体的圆周端面均匀布置,前刀面及切削刃沿刀体径向设置。专利摘要一种加工槽的刀具。其采用的刀体为圆筒型结构,刀刃设置在刀体的圆周端面,主刀刃后部的刀体上设置容屑槽。本技术的刀体采用圆筒型结构,使得其易于制造,也有利于增强刀体强度,提高刀具抗冲击力;沿刀体端面圆周均匀设置刀刃,有利于刀具的加工、刃磨和测量,减少了刀具不必要的磨损;设置较大的容屑槽使深槽加工成为可能。文档编号B23C5/00GK2333470SQ98221958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崔流芳, 王新民, 石相增, 王世忠 申请人: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槽的刀具,包括刀体,其特征在于刀体为圆筒型结构,刀刃设置在刀体的圆周端面,主刀刃后部的刀体上设置容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流芳王新民石相增王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