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变形修复方法,特别涉及金属材料、铸造和压力加工技术,可应用于大型铸件、细长型材件的弯曲变形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在机械制造领域,有些比较长的金属制件,例如:机床的床身、工作台、垫板等铸铁件,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挤压型材(长达5-30米)等,在成形过程中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出现弯曲或扭拧变形,从而影响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这些长大金属件一旦出现变形,矫正难度很大,难以通过外力使其变形还原。蠕变是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之一,金属高温蠕变与应力及温度密切相关。在较低温度下,蠕变现象不明显,当温度达到0.37 T m (T m为材料的熔点)以上时,金属材料就会产生明显的蠕变现象,当温度T≥0.5 Tm时,蠕变变形达到不可忽略的程度。通过对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的热蠕变机理研究,开发了大型铸件、镁铝挤压型材、机床床身等弯曲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金属件的热时效过程进行变形修复实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大型铸件、细长型材件等的弯曲变形提供一种先进可行的修复工艺。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制品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金属高温蠕变原理,通过加热和加载,使金属制品变形缺陷部位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恢复至满足精度要求的正常尺寸和形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金属高温蠕变原理,通过加热和加载,使金属制品变形缺陷部位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恢复至满足精度要求的正常尺寸和形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金属制品变形部位施加载荷是通过压铁自身重力实现的恒定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炉温控制在150~600℃,保温时间12~24h,实际保温温度和时间根据具体材质的特性而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制品变形的热蠕变修复方法,当零件材质为球墨铸铁时,加热温度为510~550℃,保温时间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兵,宋如超,姜肇理,周永松,张艳姝,于建胜,葛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山东蒙山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