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改性红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772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联用红胶技术领域,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改性红胶及其制备方法,其重量百分比(%)为:8.0~25.0%稀释剂、14.0~25.0%固化剂、0.2~1.0%促进剂、3.0~8.5%触变剂、10.0~22.0%纳米填料、0.3~0.5%大红色料、其余为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各成分重量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是纳米改性环氧树脂的添加,有效提高了红胶的粘结性能、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二是纳米填料的添加,有效改善了红胶的挤出性能和长期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红胶的力学性能;三是本产品不含卤化物,满足电子装联的无卤化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市场潜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联行业红胶
,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改性红胶。 
技术介绍
红胶是电子装联行业中一种主要起粘结作用的辅料。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小型化、多功能化、环保化等方面不断的追求,红胶品质的提高成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现有的红胶常常因为易掉件、常温稳定性差、含有卤素等问题降低了电子装联的生产、增加企业成本,而且大大降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CN 101440266 B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表面贴装技术用贴片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原料包括环氧树脂混合物、稀释剂、潜伏性固化剂、咪唑型微胶囊固化剂、触变剂、增塑剂、消泡剂、颜料和填料。但该专利技术选用的环氧氯丙烷等是含氯化合物,无法满足现代电子装联的无卤化要求。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材料与制备、微电子与计算机、医学与健康、航天与航空、环境与能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的物理、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纳米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改性红胶,其所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释剂?????????8.0~25.0%固化剂?????????14.0~25.0%促进剂?????????0.2~1.0%触变剂?????????3.0~8.5%纳米填料???????10.0~22.0%大红色料???????0.3~0.5%其余为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各成分重量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改性红胶,其所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稀释剂         8.0~25.0%
固化剂         14.0~25.0%
促进剂         0.2~1.0%
触变剂         3.0~8.5%
纳米填料       10.0~22.0%
大红色料       0.3~0.5%
其余为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各成分重量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丁醇、异丙醇、丙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二乙烯三胺、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为乙烯硫脲、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2-乙基咪唑、咪唑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莲周新华邓小安黄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普赛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松山湖微电子材料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