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0838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该系统以包括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左双向泵和右双向泵,所述系统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为中心对称,所述左双向泵与右双向泵对称分布,所述左双向泵与右双向泵上分布设置有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左腔沿着第一管道到右腔依次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油箱和右端控制关单向阀,通过第二管道从左双向泵的左端到右端依次连接右梭阀、右双向泵和左梭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须电源、电气控制;不怕风吹雨淋、自动校正、不失控;全封闭系统,不怕污染;结构简单、安装和更换方便;寿命长、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随动技术的液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机的工作原理皮带在电机的驱动下将各种固体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指定的地点。主要包括传动装置(电机、减速机、联轴器、主动轮、从动轮、改向轮);机架装置(皮带机支架、托辊及支架);控制及保护装置(跑偏开关、速度开关、拉绳开关);张紧装置(有螺杆、配重、液压三种);皮带及辅助装置。 然而在的运输过程中总存在皮带跑偏的现象,造成原因很多。如头尾轮、皮带支架安装时不在同一中心线上、托辊与皮带运输方向不垂直、皮带张紧偏向、物料不正、雨水打滑等。除了机械调整和防护外,需要增加跑偏校正装置。目前市场校正装置种类繁多,但工作原理基本都是相同的当输送带偏离皮带机理论中心线时,校正装置辊子的轴线必须按正确的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在棍子与输送带之间产生一横向摩擦分力,使输送带回到正确位置。目前调整皮带跑偏装置有机械绳传调偏装置、电动、电液动、液控连杆机构等类型。机械绳传调偏装置使用寿命短、校正力度不够;电动需要电源和控制系统,易失控;电液动需要电源和控制系统、故障率高,安装维护不便;液控连杆机构安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安装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该系统为全液压的、不带电源、不带电气控制的全自动校正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该系统以包括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左双向泵和右双向泵,所述系统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为中心对称,所述左双向泵与右双向泵对称分布,所述左双向泵与右双向泵上分布设置有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左腔沿着第一管道到右腔依次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油箱和右端控制关单向阀,通过第二管道从左双向泵的左端到右端依次连接右梭阀、右双向泵和左梭阀,所述左梭阀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左端之间连接左液控管道和左第一单向阀,所述左液控管道一端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所述右梭阀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右腔之间连接右液控管道和右第一单向阀,所述右液控管道一端连接右端控制关单向阀,所述左双向泵左右两边分别由左第二单向阀和左第三单向阀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右双向泵左右两边分别由右第二单向阀和右第三单向阀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其工作原理为校正方向共有四个,运输带向前时的左右校正,运输带向后的左右校正。两台双向油泵分别装在运输带两边,并预先设置好运输带允许偏移范围,当运输带偏移超出允许范围时,触动摩擦轮带动油泵运行,驱动摆动缸动作,摆动缸的输出轴为滚筒旋转中心,直接调整滚筒水平转动,使运输带归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I、无须电源、电气控制,2、不怕风吹雨淋,3、自动校正,不失控,4、全封闭系统,不怕污染,5、结构简单、安装和更换方便,6、寿命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运输带正向(后)输送并向左偏时工况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运输带反向(前)输送并向左偏时工况图。图中,I.左双向泵,2.右双向泵,3.左第二单向阀,4.左第三单向阀,5.右第二单向阀,6.右第三单向阀,7.左梭阀,8.右梭阀,9.左端控制关单向阀,10.左第一单向阀,11.右第一单向阀,12.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3.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4.左摩擦轮,15.右摩擦轮,16.油箱,17.左液控管道,18.右液控管道,19.第一管道,20.第二管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实施例I图中所示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该系统以包括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双向泵I和右双向泵2,所述系统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为中心对称,所述左双向泵I与右双向泵2对称分布,所述左双向泵I与右双向泵2上分布设置有左摩擦轮14和右摩擦轮15,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沿着第一管道19到右腔依次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油箱16和右端控制关单向阀9,通过第二管道20从左双向泵I的左端到右端依次连接右梭阀8、右双向泵2和左梭阀7,所述左梭阀7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端之间连接左液控管道17和左第一单向阀10,所述左液控管道17 —端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所述右梭阀8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右端之间连接右液控管道18和右第一单向阀11,所述右液控管道18 —端连接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2,所述左双向泵I左右两边分别由左第二单向阀3和左第三单向阀4将第一管道19与第二管道20连通,所述右双向泵2左右两边分别由右第二单向阀5和右第三单向阀6将第一管道19与第二管道20连通。工作过程当运输带正向(后)输送并向左偏时(如图I所示),左摩擦轮14带动左双向泵I顺时针运转,泵出油液推开左梭阀7,通过左第一单向阀10进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同时左液控管道17的控制油将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锁死(从下至上不导通)。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右腔的油液通过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2至左第二单向阀3到达左双向泵I的左侧油口补充吸油。此时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活塞从左向右移动,带齿条的活塞杆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调整滚筒左后右前的偏向,实现传输带向右移动。同理当运输带正向向右偏时,右双向泵2能带动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顺时针转动。当运输带反向(前)输送并向左偏时(如图2所示),左摩擦轮14带动左双向泵I逆时针运转,泵出油液推开右梭阀8,通过右第一单向阀11进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右腔,同时右液控管道18的控制油将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2锁死(从下至上不导通)。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的油液通过控制关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至左第三单向阀4到达左双向泵I的右侧油口补充吸油。此时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活塞从右向左移动,带齿条的活塞杆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调整滚筒左前右后的偏向,实现传输带向右移动。同理当运输带反向向右偏时,右双向泵2能带动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逆时针转动。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以包括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双向泵(I)和右双向泵(2),所述系统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为中心对称,所述左双向泵(I)与右双向泵(2 )对称分布,所述左双向泵(I)与右双向泵(2 )上分布设置有左摩擦轮(14)和右摩擦轮(15),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沿着第一管道(19)到右腔依次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油箱(16)和右端控制关单向阀(9),通过第二管道(20)从左双向泵(I)的左端到右端依次连接右梭阀(8 )、右双向泵(2 )和左梭阀(7 ),所述左梭阀(7)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之间连接左液控管道(17)和左第一单向阀(10),所述左液控管道(17)—端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所述右梭阀(8)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右腔之间连接右液控管道(18)和右第一单向阀(11 ),所述右液控管道(18) 一端连接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2),所述左双向泵(I)左右两边分别由左第二单向阀(3)和左第三单向阀(4)将第一管道(19)与第二管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液压双向伺服跑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以包括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双向泵(1)和右双向泵(2),所述系统以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为中心对称,所述左双向泵(1)与右双向泵(2)对称分布,所述左双向泵(1)与右双向泵(2)上分布设置有左摩擦轮(14)和右摩擦轮(15),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沿着第一管道(19)到右腔依次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油箱(16)和右端控制关单向阀(9),通过第二管道(20)从左双向泵(1)的左端到右端依次连接右梭阀(8)、右双向泵(2)和左梭阀(7),所述左梭阀(7)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左腔之间连接左液控管道(17)和左第一单向阀(10),所述左液控管道(17)一端连接左端控制关单向阀(9),所述右梭阀(8)与齿轮齿条摆动油缸(13)右腔之间连接右液控管道(18)和右第一单向阀(11),所述右液控管道(18)一端连接右端控制关单向阀(12),所述左双向泵(1)左右两边分别由左第二单向阀(3)和左第三单向阀(4)将第一管道(19)与第二管道(20)连通,所述右双向泵(2)左右两边分别由右第二单向阀(5)和右第三单向阀(6)将第一管道(19)与第二管道(2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年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液传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