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话消毒液,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检验证明,其大多数病毒病菌均有消杀的作用;能够预防疾病的传染;特别是对一些皮肤病的防治率在80%以上,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能够避免使用电话的人员遭受病菌传染、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且其成分简单、成本低、制备方便、使用也很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话消毒液,属于公共用品进行消毒的
技术背景公用电话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由于使用人群广泛、所以难免在其上留有大量病菌病毒;有时候容易导致使用者疾病的交叉感染;尽管公共部门经常定期的派专人消毒,但是由于使用频繁,所以消毒效果还是有限;近年来,市场出现了一些消毒液;均有一定的疗效;比如专利申请号为93117858.4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电话消毒剂的制作方法;这个产品能够对电话进行消毒;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它们大多数采用化学原料作为制备的原料,所以使用过程中含有刺鼻的异味、对人体健康不利;另外这些消毒剂的制备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也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话消毒液,这种产品的原料没有异味、对人体无害;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另外产品的制造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同时产品的消毒效果比较明显,对于常见的细菌、病毒等等具有显著的消杀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话消毒液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具体的说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将麝香草酚0. 020%,安息香酸0. 04%,柳酸14. 53%,乙醇65. 4%和甘油20%混合之后加入水至100毫升得到液体状产品。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液体状产品充气装入压力气雾罐。使用时,将装有被专利技术产品的气雾罐放置在电话亭中,使用电话前可以将其拿起、对准电话进行喷雾、消杀电话上的有害病菌。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麝香草酚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麝香草特臭,味辛辣,易挥发,熔点51. 5摄氏度,沸点233. 5摄氏度,微溶于水,极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媒中,其具有消毒抗菌作用,既可杀灭细菌又可杀灭真菌;安息香酸主要成分为苯甲酸,为抗真菌药,对许多临床致病真菌都有良好抑制作用,亦可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柳酸,化学名为邻羟基苯甲酸,也称水杨酸,在柳树及水杨树中含有,其他植物中也含有柳酸,如山慈菇,玉簪花等,其常在皮肤疾病中用作角质溶解剂。本专利技术经检验证明,其大多数病毒病菌均有消杀的作用;能够预防疾病的传染;特别是对一些皮肤病的防治率在80%以上,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能够避免使用电话的人员遭受病菌传染、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且其成分简单、成本低、制备方便、使用也很简单。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 :将麝香草酚0. 020克,安息香酸0. 04克,柳酸14. 53克,乙醇65. 4可和甘油20克混合之后加入水至100毫升得到液体状产品,将得到的液体状产品按照常规方法充气装入压力气雾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 :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具体的说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将麝香草酚0. 020%,安息香酸0. 04%,柳酸14. 53%,乙醇65. 4%和甘油20%混合之后加入水至100毫升得到液体状产品。将得到的液体状产品倒入抹布,使用抹布对电话进行擦拭消毒。·权利要求1.电话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电话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将麝香草酚0. 020%,安息香酸:0. 04%,柳酸14. 53%,乙醇65. 4%和甘油:20 %混合之后加入水至100毫升得到液体状产品。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话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得到的液体状产品充气装入压力气雾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话消毒液,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经检验证明,其大多数病毒病菌均有消杀的作用;能够预防疾病的传染;特别是对一些皮肤病的防治率在80%以上,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能够避免使用电话的人员遭受病菌传染、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且其成分简单、成本低、制备方便、使用也很简单。文档编号A01N31/08GK102960342SQ20111025697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沈新荣 申请人:沈新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话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它由麝香草酚、安息香酸、柳酸、乙醇、甘油和水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沈新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