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168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烘箱辅助装置,尤其涉及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传统的烘箱内部气流无法均衡,很难起到正常的烘箱效果,无法充分利用能量,而烘箱内部的气流分布越均匀,则烘干效果越好,目前缺少一种均匀气流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小空间导风板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还包含分风出口。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烘干效果越好,气流分布均匀,充分利用能量,微循环空间使得气流在烘箱内停留的时间很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烘箱辅助装置,尤其涉及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烘箱内部气流无法均衡,很难起到正常的烘箱效果,无法充分利用能量,而烘箱内部的气流分布越均匀,则烘干效果越好,目前缺少一种均匀气流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烘干效果越好,气流分布均匀,充分利用能量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小空间导风板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还包含分风出口。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风板的骨架相互连接,构成一系列紊流空间。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为一组以上的紊流空间分风的导风腔。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烘干效果越好,气流分布均匀,充分利用能量,微循环空间使得气流在烘箱内停留的时间很长。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附图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风腔;2.小空间导风板;3.紊流空间;4.紊流形成挡板;5.分风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包含小空间导风板2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4,还包含分风出口 5。所述导风板的骨架相互连接,构成一系列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使得气流实现均匀化分布,热量充分散发。还包含为一组以上的紊流空间分风的导风腔I。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小空间导风板(2)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4),还包含分风出口(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骨架相互连接,构成一系列紊流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为一组以上的紊流空间分风的导风腔(I)。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烘箱辅助装置,尤其涉及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传统的烘箱内部气流无法均衡,很难起到正常的烘箱效果,无法充分利用能量,而烘箱内部的气流分布越均匀,则烘干效果越好,目前缺少一种均匀气流的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小空间导风板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还包含分风出口。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烘干效果越好,气流分布均匀,充分利用能量,微循环空间使得气流在烘箱内停留的时间很长。文档编号F26B21/00GK202770143SQ20122041096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亚锋 申请人:渭南秦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烘箱内置微涡流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小空间导风板(2)以及其紧邻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孔位为紊流空间,紊流空间上有形成紊流的紊流形成挡板(4),还包含分风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秦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