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和驱动装置以及轮胎,外胎内壁与内胎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内胎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每个独立气囊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每个独立气囊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气嘴上连通有充气装置,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采用独立气囊的设计并且利用充气装置对其进行充气,能够在行驶过程其中一个气囊爆破,相邻两个气囊将其支撑后利用充气装置对其充气,提高了轮胎的安全可靠性;利用隔热防护层,能够避免外胎摩擦产生的高温传递到内胎时,防止内胎出现爆胎现象,保证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汽车轮胎由橡胶外胎和充气的橡胶内胎组成,在形式过程中轮胎极易被硬物或尖物扎破而泄露,如若在高速上行驶时或载重物情况下发生爆胎现象时,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近年来,据统计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爆胎占70 以上。另外,市场上出现了新型防爆轮胎,利用真空胎或外胎和内胎结合,这种轮胎的胎面和路面长期的摩擦,轮胎的外表面会发生高温导致磨损,使轮胎变软,厚度降低,同时强度也降低,使用不当的话就会出现爆胎,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轮胎爆胎的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车体上的轮胎,所述的轮胎包括外胎和内胎,外胎内壁与内胎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隔热防护层上表面与外胎内壁相紧密贴合,隔热防护层下表面与内胎外壁相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胎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每个独立气囊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每个独立气囊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气嘴上连通有充气装置,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内气囊和与内气囊相连通的充气泵,充气泵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并与气嘴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由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测压传感器、与测压传感器相连接的安全传感器、电源、与安全传感器相连接的诊断电路和与诊断电路相电路连接的记忆电路以及与记忆电路相电路连接的安全电路组成,电源与安全电路相连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耐高温性,所述的隔热防护层为防火隔热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采用独立气囊的设计并且利用充气装置对其进行充气,能够在行驶过程其中一个气囊爆破,相邻两个气囊将其支撑后利用充气装置对其充气,提高了轮胎的安全可靠性;利用隔热防护层,能够避免外胎摩擦产生的高温传递到内胎时,防止内胎出现爆胎现象,保证行车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图中I.车体,2.驱动装置,31.外胎,32.内胎,32_1.独立气囊,33.隔热防护层,4.压力传感器,5.气嘴,61.内气囊,62.充气泵,7.控制单元,71.测压传感器,72.安全传感器,73.电源,74.诊断电路,75.记忆电路,76.安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1,在车体I上安装的驱动装置2和轮胎,轮胎包括外胎31和内胎32,外胎31内壁与内胎32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33,隔热防护层33上表面与外胎31内壁相紧密贴合,隔热防护层33下表面与内胎32外壁相紧密贴合,内胎32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32-1,每个独立气囊32-1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每个独立气囊32-1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5,气嘴5与·充气装置的内气囊61相连通,内气囊61与充气泵62相连通,充气泵62通过车体I内的控制单元7控制并与气嘴5相连接,控制单元7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如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控制单元7由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的测压传感器71、与测压传感器71相连接的安全传感器72、电源73、与安全传感器72相连接的诊断电路74和与诊断电路74相电路连接的记忆电路75以及与记忆电路75相电路连接的安全电路76组成,电源73与安全电路76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当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尖物刺破轮胎,内胎内的独立气囊32-1中其中一个刺破,此时独立气囊32-1内的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将信号传输给充气泵62,充气泵62将内气囊61内的气体从气嘴5充入刺破的独立气囊32-1内,从而实现立即充气的功倉泛。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I)和安装在车体(I)上的驱动装置(2)以及设置车体(I)上的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胎包括外胎(31)和内胎(32),外胎(31)内壁与内胎(32)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33),隔热防护层(33)上表面与外胎(31)内壁相紧密贴合,隔热防护层(33)下表面与内胎(32)外壁相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胎(32)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32-1),每个独立气囊(32-1)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每个独立气囊(32-1)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5),气嘴(5)上连通有充气装置,所述的车体⑴内安装有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与压力传感器⑷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内气囊出1)和与内气囊出1)相连通的充气泵(62),充气泵¢2)通过控制单元(7)控制并与气嘴(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单元(7)由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的测压传感器(71)、与测压传感器(71)相连接的安全传感器(72)、电源(73)、与安全传感器(72)相连接的诊断电路(74)和与诊断电路(74)相电路连接的记忆电路(75)以及与记忆电路(75)相电路连接的安全电路(76)组成,电源(73)与安全电路(7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防护层(33)为防火隔热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和驱动装置以及轮胎,外胎内壁与内胎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内胎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每个独立气囊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每个独立气囊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气嘴上连通有充气装置,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采用独立气囊的设计并且利用充气装置对其进行充气,能够在行驶过程其中一个气囊爆破,相邻两个气囊将其支撑后利用充气装置对其充气,提高了轮胎的安全可靠性;利用隔热防护层,能够避免外胎摩擦产生的高温传递到内胎时,防止内胎出现爆胎现象,保证行车安全。文档编号B60C23/04GK202764620SQ2012204942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范斌 申请人:范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爆轮胎的安全型汽车,包括车体(1)和安装在车体(1)上的驱动装置(2)以及设置车体(1)上的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胎包括外胎(31)和内胎(32),外胎(31)内壁与内胎(32)外壁之间设有隔热防护层(33),隔热防护层(33)上表面与外胎(31)内壁相紧密贴合,隔热防护层(33)下表面与内胎(32)外壁相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胎(32)内圆周均布有复数个独立气囊(32?1),每个独立气囊(32?1)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每个独立气囊(32?1)上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嘴(5),气嘴(5)上连通有充气装置,所述的车体(1)内安装有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斌,
申请(专利权)人:范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