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卡箍钢带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5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卡箍钢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一次轧圈机构、二次轧圈机构及卸料机构,在机架上水平并排安装一次轧圈机构及二次轧圈机构,一次轧圈机构由一次轧圈上轮、一次轧圈下轮及一次轧圈轴构成,一次轧圈轴驱动一次轧圈上轮与一次轧圈下轮挤压转动,二次轧圈机构由二次轧圈上轮、二次轧圈下轮、二次轧圈轴及整形挤块构成,二次轧圈轴驱动二次轧圈上轮与二次轧圈下轮挤压转动,在机架上固装有与二次轧圈上轮及二次轧圈下轮出料侧外缘相契合的整形挤块,在机架上安装有位于二次轧圈机构上部的卸料机构,该卸料机构驱动二次轧圈机构的二次轧圈上轮升起。该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安全可靠、成型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卡箍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卡箍钢带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管接头卡箍在建筑排水领域应用广泛,但是传统的柔性管接头卡箍在生产时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卡箍钢带的成型加工。目前,市场上卡箍钢带的成型普遍采用在大型的机床上经上、下模具挤压成型的方式,该方式需要人工不断的移动待加工钢带在模具底槽上的位置,以此来上模的成型模具对钢带的向下挤压成型。传统的钢带成型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生产不流畅、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成型质量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公司独立研发出了一种小型且可流畅加工的设备,该设备的原理在于主动轮带动其外部导向安装的起成型作用的从动轮运动,钢带顺着从动轮的运动即可完成成型加工。但是,由于从动轮尺寸的限制(从动轮尺寸过小不利于钢带的·弯曲成型),该设备只能加工规格为5-8寸的卡箍,而对于5寸以下的卡箍却不能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占地面积小、生产流畅、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安全可靠、成型质量好的小型卡箍钢带成型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卡箍钢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一次轧圈机构、二次轧圈机构及卸料机构,在机架上水平并排安装一次轧圈机构及二次轧圈机构,一次轧圈机构由一次轧圈上轮、一次轧圈下轮及一次轧圈轴构成,一次轧圈轴驱动一次轧圈上轮与一次轧圈下轮挤压转动,二次轧圈机构由二次轧圈上轮、二次轧圈下轮、二次轧圈轴及整形挤块构成,二次轧圈轴驱动二次轧圈上轮与二次轧圈下轮挤压转动,在机架上固装有与二次轧圈上轮及二次轧圈下轮出料侧外缘相契合的整形挤块,在机架上安装有位于二次轧圈机构上部的卸料机构,该卸料机构为提拉卸料机构,该提拉卸料机构驱动二次轧圈机构的二次轧圈上轮升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世平杜志刚耿中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凯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