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流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24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流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溢流收集装置,其设置于筒体的上段的外部,其底端设有出料口;尾灰收集装置,其设置于筒体的下部,其设有尾灰出口;进料分流装置,其位于溢流收集装置上方,其下部或底端设置有多条落料管道;曝气装置,其包括气泡扩散装置;该气泡扩散装置位于筒体内,且位于落料管道底端的下方,其包括多个用于气泡溢出的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推流装置,其位于筒体和尾灰收集装置围成的空间内,其位于气泡扩散装置下方,其推流方向指向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且与多个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所在的平面垂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煤灰的浮选,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推流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通过燃煤锅炉进行发电,燃煤锅炉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烟气,从该烟气中分离出的粉尘就是粉煤灰。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粉煤灰中含有的未燃烧的碳颗粒经浮选后,可用作制造活性炭的原料。中国专利200810031474. 7公开了一种粉煤灰专用浮选柱,在浮选柱筒体顶部装有矿浆分配器,筒体内设多层鼓泡板,筒体下部设多点旋流装置和多点尾灰溢流孔,矿浆分配器周围装置矿浆分配管,筒体周边装置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上端与矿浆分配管连接连通,下端与旋流装置连接连通,矿浆分配管接口和进出料口分别连接循环泵两端,在浮选柱上部还装有高炭灰均衡溢流板及高炭灰溢流收集口,尾灰溢流孔通过管道连接安装有尾灰自动调节箱。中国专利200920064391. 8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专用浮选柱,在顶部装有矿浆分配器,内设多层鼓泡板,下部设多点旋流装置,底部连接安装锥形尾灰收集槽,矿浆分配器周围装置矿浆分配管,周边装置循环管道,矿浆分配管连接循环泵,在浮选柱上部还装有高炭灰均衡溢流板及收集口,锥形尾灰收集槽其底端连接的尾灰管道连接至尾灰自动调节箱。中国专利200920261379. 6公开了一种垃圾微波裂解生产活性炭使用的搅拌浮选设备;该搅拌浮选设备包括机体部分F、动力部分G和搅拌浮选部分H。机体部分F包括搅拌浮选缸、机架、浮选物出口和混合物出口,动力部分G包括搅拌浮选电机和搅拌浮选轴,搅拌浮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搅拌浮选电机与搅拌浮选轴连接。搅拌浮选部分H包括搅拌叶片和浮选叶片,搅拌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浮选轴底部,浮选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浮选轴上部。中国专利200920063583. 7公开了一种用粉煤灰制取活性炭的新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粉煤灰原灰进灰斗、电子计量秤、箱式冲灰器、矿浆预处理器、第一级浮选柱、第二级浮选柱、第一浓缩机、第一过滤机、第一烘干机、活性炭专用磨、油水分离器、第二烘干机;矿浆预处理器和第二级浮选柱还连接有分散剂及复合浮选剂的自动加药机,活性炭专用磨还连接有高压蒸汽管道。中国专利200820046239. 2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浮选碳生产装置,粉煤灰浮选碳生产装置包括可对粉煤灰粒度进行筛选的筛分模块、搅拌模块、可把精煤和尾灰分离的浮选模块、脱水模块以及把以上模块依次有机联系成整体的输送机构。上述公开的浮选设备均使用物理塔板,其结构复杂、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高、耗电量大、浮选剂用量大,且浮选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物理塔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耗电量小、浮选剂用量小、且浮选效果好的浮选分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流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浮选过程在该筒体内发生;溢流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浮选出的碳含量高的颗粒,其设置于筒体的上段的外部,其底端设有出料口 ;尾灰收集装置,其设置于筒体的下部,其设有尾灰出口 ;进料分流装置,用于使物料进入筒体之前发生分流,其位于溢流收集装置上方,其下部或底端设置有多条落料管道;曝气装置,用于在筒体内产生气泡以促进浮选过程,其包括气泡扩散装置;该气泡扩散装置位于筒体内,且位于落料管道底端的下方,其包括多个用于气泡溢出的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推流装置,其位于筒体和尾灰收集装置围成的空间内,其位于气泡扩散装置下方,其推流方向指向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且与多个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所在的平面垂直。本技术中,曝气装置是用于在液体或者液固混合的工作液中产生气泡。其既可为各种鼓风曝气装置,例如(微)小气泡型、中气泡型、大气泡型、水力剪切型、水力冲击型鼓风曝气装置;又可为各种机械曝气装置,例如泵型叶轮曝气器、K型叶轮曝气器、倒伞型叶轮曝气器和平板型叶轮曝气器等;还可为其它类型的曝气装置。其优选为污水处理中常用的鼓风曝气装置,例如水力剪切型空气扩散装置,其可利用装置本身的构造特点,产生水力剪切作用,将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增加气液接触面积,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定螺旋腺与翌坐本技术中,气泡扩散装置可为中空的板状、弯管、平行管、盘管、或者相邻管道之间互相连通的同心管,其上设有多个用于气泡溢出的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还可为多个上述板状结构或管状结构上下平行设置。本技术中,当气泡扩散装置通过气体扩散管溢出气泡,该多个体扩散管可方向一致地竖直向上,也可设置为各自以不同的角度指向上方或斜上方,以使浮选单元内的物料形成紊流。通过使向上吹送的气体呈紊流状态,碳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时间长,接触更加充分,粉煤灰颗粒破碎为碳颗粒和灰分颗粒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浮选效果更好,浮选效率更闻。本技术中,推流装置可为用于污水处理的潜水搅拌机、潜水搅拌器、潜水推流器等,例如功率为2. 2KW、叶轮直径为320毫米的潜水搅拌器。其指向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其主要作用是将位于筒体下部的物料向上方推流,利用物料中不同颗粒的不同比重,使含碳量不同的颗粒分层;同时配合其它结构或设置,可实现筒体内流体的循环。根据浮选的物料及工况参数,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推流装置。本技术中,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为沿着推流装置叶轮的轴向、且推流装置所推动的流体流动的方向。通过使筒体下部的物料流到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使其进行再一次的浮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颗粒及灰分。加入浮选剂和/或捕收剂和/或其它助剂后,粉煤灰中的颗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碳颗粒选择性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实现浮选。而可浮性差的灰分则向下沉。本技术的工作流程是进料分流装置内的粉煤灰原料和浮选剂的混合物经位于进料分流装置下部或底端的多条落料管道进入筒体内。气泡扩散装置的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向筒体内排气,碳颗粒在浮选剂的作用下粘附于气泡四散漂浮并向上运动,实现碳颗粒的浮选。落到筒体下部的颗粒在推流装置的推动下回到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进行再一次浮选。浮选出的碳颗粒被收集到溢流收集装置内。可浮性差的灰分则落到尾灰收集>J-U ρ α装直。本技术中,推流装置产生向上或斜向上的推力。粉煤灰中的碳颗粒比重较小,受该推力的影响大,上行的行程较大;相应地,粉煤灰中的灰分比重较大,受该推力的影响小,上行的行程较小;因而,在推流装置的推力作用下,含碳量较高的颗粒比重较小,位于上层;含碳量较低的颗粒比重较大,位于下层或底层。从而实现了粉煤灰中不同比重颗粒的分层,而避免了物理塔板(浮选版)的使用,简化了设备结构,大大节省了设备成本。由于曝气装置及推流装置均可为外购件,同时本技术的浮选设备不设置浮选板、砂浆泵,使本技术的浮选设备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其次,由于本技术的浮选设备不使用砂浆泵,推流装置和曝气装置的耗电量非常小,因而大大节省了能源;另外,利用本技术的浮选设备,浮选得到的高炭灰中的灰分可降至10%左右,提高了浮选效果,得到含碳量更高的高炭灰。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推流装置位于筒体内底部、尾灰收集装置内或筒体与尾灰收集装置的交界处。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曝气装置为鼓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流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溢流收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段的外部,其底端设有出料口;尾灰收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其设有尾灰出口;进料分流装置,其位于所述溢流收集装置上方,其下部或底端设置有多条落料管道;曝气装置,其包括气泡扩散装置;所述气泡扩散装置位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落料管道底端的下方,其包括多个用于气泡溢出的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推流装置,其位于所述筒体和所述尾灰收集装置围成的空间内,其位于所述气泡扩散装置下方,其推流方向指向所述气泡扩散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多个气体扩散孔或气体扩散管所在的平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闽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