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姜群仁专利>正文

改进的搪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7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搪孔头,包括本体、分厘调整螺丝、搪孔刀、连接柄、移动块、滑座;先以目视将搪孔刀径向固定于滑座的冂形槽,此为粗调整;然后转动分厘调整螺丝使滑座的鸠尾沟在本体的鸠尾槽内作径向位移,再固定,此为细调整;再微动本体,使搪孔刀作微量的偏心位移,再予以固定,此为微调整。经粗、细的径向调整搪孔刀及偏心位移的微量调整搪孔刀,可使搪孔工作的精密度达到更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搪床的搪孔头,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度更高的改进的搪孔头。搪孔(boring)是指在已存在的孔内再进行精密加工的方式。而所使用的机器称为搪床(boring machine)。至于操作方法,并不一定限于是工作物旋转而工具不动,或工具旋转而工作物不动。所以说起来,可作此种用途的机器甚多,诸如车床、钻床、旋臂钻床、立式车床、立式铣床等,皆可称之为搪床。但在实用上,因为机器设计及构造上的不同,因此也就有其最适宜的用途,虽然能产生的动作亦相同,但并不能表示可以完全相互代替使用,正如弓锯机不能完全代替带锯机一样。所以搪孔工作,仍需要特别设计的机器,称之为搪床。搪床必须设有搪孔头以固定搪孔刀,搪孔头通常是由专业厂家制造,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及附件,又,一般立式搪床所用的搪孔头为单端支持式,在搪孔头内的滑槽内先以固定螺丝固定一搪孔刀,以实施粗搪孔的工作,然后再转动分厘调整螺丝,以实施细搪孔的工作。然而搪孔是一种精密的加工过程,其精密度甚为重要,需进行加工的精密定位,最重要是搪孔刀移动的精密度,欲达到高精密度,必须再进行微搪孔的加工。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施粗、细、微三种调整工序的改进的搪孔头,可对搪孔进行更确实、更精密的加工。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搪孔头,包括本体、分厘调整螺丝、搪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一圆柱孔体,该圆柱孔体内设有一圆环沟,圆环沟内设有三个等距的螺孔,该本体下端横向设有一鸠尾槽,鸠尾槽上侧为一弧形,弧形的外侧上缘设有刻划面,该鸠尾槽外侧的一侧缘设有两个平行的螺孔;所述分厘调整螺丝为内角螺丝,外侧缘面为分厘刻划面,另端与一螺帽螺合并点焊固定;所述搪孔刀其前端焊固一刀尖,作为搪孔的工具;还设有连接柄、移动块、滑座;所述连接柄是由圆柱、圆盘、套杆一体构成,其中圆盘设有一刻划线,套杆中央处两斜面为一锥面环沟;所述移动块是置于鸠尾槽的上端,该移动块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一设有半圆螺纹的弧状体;所述滑座略似一圆柱块体,其上端横向两侧设有一鸠尾沟,该等鸠尾沟的中央设有一横向的半圆凹环沟,该半圆凹环沟的两侧为较大径的半圆槽,该滑座下端亦设有横向的冂形槽,该冂形槽的一外侧面设有二个平行的螺孔。本技术可实施粗、细、微三种调整工序,并可对搪孔进行更确实、更精密的加工。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本体与滑座套合后的半剖视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横向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横向部分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连结柄1,是由圆柱11、圆盘12、套杆13一体构成,其中的套杆13杆面中央处两斜面为一锥面环沟131,圆柱11是供与搪床的主轴联结。本体2,为一圆柱孔体,上端为圆柱孔21,该圆柱孔内设有一圆环沟22,该圆环沟22内设有三个等距的螺孔221,供三个螺丝23的螺入,本体2下侧缘面设有两个平行的螺孔222,以分别套入一半球钢珠223,再分别螺入一螺丝24;本体2下端则为一横向的鸠尾槽25,该鸠尾槽25上侧为一弧形251,又,该本体2下端,亦即鸠尾槽25上侧置有一上端面为平面,下端为弧状且设有半圆螺纹261的移动块26(如图3所示)。滑座4,略似一圆柱块体,其横向面两侧为一鸠尾沟41,该鸠尾沟41中央设有一同向的半圆凹环沟42,该半圆凹环沟42两端为较大径的半圆槽43,该前端半圆槽43与鸠尾槽25上侧为一弧形251相对呈一圆形孔,后端半圆槽43与鸠尾槽上侧一弧形251相对呈一圆形孔,滑座4下端中央为一横向的冂形槽44,该冂形槽44的一外侧面设有二个平行的螺孔45,以分别螺入螺丝46。一分厘调整螺丝5,为内角螺丝,外侧缘面上设有分厘刻划面51,该分厘螺丝5的另端是与一环状螺帽6螺合后再点焊固定。一搪孔刀7,其前端焊固一刀尖71。借由以上的构件,本技术的组合过程是,将连接柄1的套杆13套入本体2的圆柱孔21,然后分别用螺丝23螺入本体2圆周侧缘面的螺孔22,使螺丝23的锥面231扣压套杆13的锥面环沟131,以固定连接柄1。此时滑座4的鸠尾沟41分别套入本体2的鸠尾槽25,然后用分厘调整螺丝5自滑座4的半圆凹沟42穿入并通过与移动块26的半圆螺纹261螺合而使分厘调整螺丝5前进,并调整至适当位置,在分厘调整螺丝5置于适当位置后于后端螺入螺帽6并点焊固定,如图4所示。滑座4与本体2的鸠尾槽25套合后,以半球钢珠223套入滑座4的螺孔45,再螺入螺丝46,由于是半球钢珠223,在螺入锁固时其平面必扣压于鸠尾沟41的斜面411,如图5所示。搪孔刀7,是置入滑座4的冂形槽44内,然后用螺丝46分别螺入螺孔45以固定搪孔刀7,如图5所示。参阅图2,本技术连接柄1的圆柱11是与搪床的主轴固定,该滑座4的冂形槽44所固定的搪孔刀7,相对于搪床为径向方向,故搪孔刀7置于滑座4的冂形槽44位置即可目测概略定出刀具71的位置,此位置为径向位移,如图4所示,然后用螺丝46螺入螺孔45而固定搪孔刀7,此为粗调整过程,如图4、5所示。请参阅图6,在滑座4的纵向面上设有一刻划线47,该刻划线47是位于滑座4的半圆槽43的下缘面,再请同时参阅图4、5所示,略为松开螺丝23,使半球钢珠223稍离滑座4的鸠尾沟41的斜面411,转动分厘调整螺丝5,使分厘调整螺丝5可在移动块26的半圆螺纹261内转动,通过鸠尾沟41与本体2的鸠尾槽25的套合而使滑座4作径向的位移。此位移以分厘调整螺丝5的刻划面51与滑座4的刻划线47间作为相对移动量,即分厘调整螺丝5转动一圈,则滑座4就移动一螺距量,然后用螺丝23锁固使半球钢珠223的平面扣压滑座4的鸠尾沟41的斜面411,此为细调整的过程。仍请参阅图6,该连接柄1的圆柱11是与搪床的主轴固定,在略为分别松开螺丝23时,则可转动本体2,此时搪孔刀7与搪床的主轴距离不变,通过使连接柄1的圆盘13的刻划线14与本体2的刻划面27的线条对准,微量转动本体2则可实施微量的偏心位移,然后用螺丝23螺入,使其锥面231扣压套杆13的锥面环沟131,此为微调整的过程。综上所述,本技术借助粗、细等调整构造对搪孔刀实施径向的位移调整或通过微调整构造可使搪孔刀作微量的偏心位移,实为一具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设计,为目前坊间或一般业者所不具备的,其新颖性毋庸置疑,充分符合新型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搪孔头,包括本体、分厘调整螺丝、搪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一圆柱孔体,该圆柱孔体内设有一圆环沟,圆环沟内设有三个等距的螺孔,该本体下端横向设有一鸠尾槽,鸠尾槽上侧为一弧形,弧形的外侧上缘设有刻划面,该鸠尾槽外侧的一侧缘设有两个平行的螺孔;所述分厘调整螺丝为内角螺丝,外侧缘面为分厘刻划面,另端与一螺帽螺合并点焊固定;所述搪孔刀其前端焊固一刀尖,作为搪孔的工具;还设有连接柄、移动块、滑座;所述连接柄是由圆柱、圆盘、套杆一体构成,其中圆盘设有一刻划线,套杆中央处两斜面为一锥面环沟;所述移动块是置于鸠尾槽的上端,该移动块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一设有半圆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搪孔头,包括本体、分厘调整螺丝、搪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一圆柱孔体,该圆柱孔体内设有一圆环沟,圆环沟内设有三个等距的螺孔,该本体下端横向设有一鸠尾槽,鸠尾槽上侧为一弧形,弧形的外侧上缘设有刻划面,该鸠尾槽外侧的一侧缘设有 两个平行的螺孔;所述分厘调整螺丝为内角螺丝,外侧缘面为分厘刻划面,另端与一螺帽螺合并点焊固定;所述搪孔刀其前端焊固一刀尖,作为搪孔的工具;还设有:连接柄、移动块、滑座;所述连接柄是由圆柱、圆盘、套杆一体构成,其中圆盘设有一刻 划线,套杆中央处两斜面为一锥面环沟;所述移动块是置于鸠尾槽的上端,该移动块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一设有半圆螺纹的弧状体;所述滑座略似一圆柱块体,其上端横向两侧设有一鸠尾沟,该等鸠尾沟的中央设有一横向的半圆凹环沟,该半圆凹环沟的两侧为 较大径的半圆槽,该滑座下端亦设有横向的冂形槽,该冂形槽的一外侧面设有二个平行的螺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姜群仁
申请(专利权)人:范姜群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