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15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连接器(1),该高压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壳体(2),该连接器壳体(2)具有:由高刚度材料形成并且两侧被第一分隔壁(5)和第二分隔壁(6)分隔开的端子收容部分(3);接合突部(7),设置在第一分隔壁(5)侧上;和锥形肋(8),设置在第二分隔壁(6)侧上,并且形成有随着距离从进入侧朝着端子收容部分(3)增加时产生倾斜的斜面。该高压连接器(1)还具有收容在该端子收容部分(3)中的端子(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
技术介绍
例如,高电压和高电流施加于电动车辆的电机。出于这种目的,对于电源供电路径的接线连接部分,使用高压连接器。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这种高压连接器(参考专利技术文献I)。图I至图3示出了高压连接器的常规例子。在图I和图2中,根据该常规例子的高压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壳体101 ;以及安装在该连接器壳体101中的三个端子110。该连接器壳体101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三个端子收容部分102。每个端子收容部·分102被底表面壁103和其两侧上的分隔壁104围绕。在两侧上的所述分隔壁104上,设置一对接合突部105。每个接合突部105向端子收容部分102侧突出,而其底表面形成为接合表面105a。接线端子110具有矩形板形状。该端子110与所述一对接合突部105接合,因而安装在每个接线端子收容部分102中。如图3所示,在安装该端子110时,在使该端子110基本平行于该端子收容部分102的底表面壁103的同时,将该端子110插入到该端子收容部分102中。于是,尽管端子110的两个端部与所述一对接合突部105干涉,但是通过在抵抗(resist)所述一对接合突部105的干扰阻力的同时将端子110向端子收容部分102中推进,该端子110被安装到该端子收容部分102中。引用列表专利技术文献I JP 2004-327184A
技术实现思路
顺便提及,对于在高压连接器100中使用的连接器壳体101需要具有高耐热性。高耐热性材料(例如,玻璃加强树脂)通常具有高刚度,并且由这种材料形成的连接器壳体101成为高刚度结构。因此,在将端子110向端子收容部分102中推进的情况下,该端子110将对接合突部105,特别是对其拐角部分,施加很大的外力。以这种方式,接合突部105的拐角部分如图4所示被切掉,并且要考虑所述一对接合突部105的接合力下降的问题,以及在最坏情况下所述端子110不能与接合突部105接合的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以便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壳体用高刚度材料形成,该高压连接器能够通过预期的接合力使端子与其可靠地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由高刚度材料形成并且具有端子收容部分的连接器壳体,该端子收容部分的两侧由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隔开;接合突部,设置在第一分隔壁侧上;以及锥形肋,设置在第二分隔壁侧上,并且当从端子收容部分的入口侧朝着端子收容部分的深处行进时,该锥形肋在逐渐伸进该端子收容部分中的方向上倾斜;以及将被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部分中的端子。优选地,连接器壳体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隔壁侧上的直肋。在这种情况下,该直肋的伸出量只需要以等于或大于所述接合突部的伸出量的尺寸设置。优选地,所述端子具有用于接纳所述锥形肋的进入的第一切口部分。而且,在包括直肋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端子具有用于接纳该直肋的进入的第二切口部分。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高压连接器,插入 到端子收容部分中的端子是倾斜的,并且该端子的端面之一能够进入端子收容部分至超过接合突部的位置,其后,该端子的另一个端面向所述锥形肋中滑动并推入。以这样一种方式,端子能够安装在端子收容部分中。因此,端子能够安装在端子收容部分中而不对接合突部施加大外力。由上所述,即使连接器壳体由高刚度材料形成,当将端子安装在端子收容部分中时,接合突部等也不会被破坏。结果,端子通过预期的接合力与连接器壳体可靠地接合。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常规例子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图I所示的常规例子的连接器沿着B-B线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端子在根据常规例子的连接器中的安装开始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接合突部的拐角部分被切掉的状态。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的平面图,示出了完成一个端子到连接器壳体中的安装的状态。图6是沿着图5的Al-Al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的平面图,示出了开始插入端子的状态。图9是沿着图8的A2-A2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的剖视图,示出了端子从图9的状态略微向端子收容部分中插入的状态。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的剖视图,示出了端子从图10的状态插入到端子收容部分中至该端子的一个端面越过接合突部的位置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5至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I包括连接器壳体2 ;以及安装在该连接器壳体2中的三个端子10。应当注意,图5示出了安装一个端子的情况。该连接器壳体2由高耐热性材料(例如玻璃加强树脂)形成。以这种方式,连接器壳体2形成为由高刚度材料制造的高刚度结构。连接器壳体2具有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布置的三个端子收容部分3。每个端子收容部分3由底表面壁4以及从该底表面壁4伸出的第一分隔壁5和第二分隔壁6围绕。在端子收容部分3的底表面壁4中,形成有电线插入孔4a和螺栓进入孔4b。在端子收容部分3的底表面壁4中,用于将螺母压配合在其中的凹部4c形成为围绕所述螺栓进入孔4b。接合突部7在每个端子收容部分3的第一分隔壁5上伸出。所述接合突部7在端子收容部分3的入口侧上的表面形成为锥形表面7a。所述接合突部7在端子收容部分3的深处侧上的表面形成为垂直的接合表面7b。该接合表面7b和底表面壁4之间的尺寸设置成与端子10的厚度相同的尺寸或比端子10的厚度稍大的尺寸。也就是说,所述尺寸设置成端子10的端面能够插入到端子收容部分3中的尺寸。在位于每个端子收容部分3的两侧上的第一分隔壁5和第二分隔壁6上,锥形肋(tapered rib) 8和直肋(straight rib)9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伸出。锥形肋8设置在第二分隔壁6上。当从端子收容部分3的入口侧朝着其深处行进时,锥形肋8在逐渐伸进端子收容部分3中的方向上倾斜。直肋9设置在第一分隔壁5上,即,设置在与接合突部7相同侧上的分隔壁上。直肋9从端子收容部分3的入口侧朝着其深处伸出了相同的尺寸。直肋9的伸出量dl设置成等于或大于接合突部7的伸出量d2的这样一种尺寸。如图7所详细地示出,每个端子10由作为导体的金属材料(汇流排)形成。端子10 包括另一方端子接触部分11;和在基本垂直于所述另一方端子接触部分11的方向上弯折的电线压接部分12。该另一方端子接触部分11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其宽度设置成比端子收容部分3的宽度尺寸稍窄的宽度。在该另一部分端子接触部分11中,形成有螺栓通孔11a。在该另一方端子接触部分11的两侧上,第一切口部分13和第二切口部分14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第一切口部分13的宽度设置成这样一种宽度锥形肋8没有任何间隙地进入该切口部分13。第二切口部分14的宽度设置成这样一种宽度直肋9没有任何间隙地进入该切口部分14。电线W的端部通过压接而连接于所述电线压接部分12。下面,描述将端子10安装在端子收容部分3中的操作。首先,使端子10的第一切口部分13和第二切口部分14在位置上与端子收容部分3的锥形肋8和直肋9对齐,并且在使端子10基本上平行于底表面壁4的同时,将该端子10插入到端子收容部分3中。然后,如图8和图9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典男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