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容器用极板群组件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839101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靠地焊接集电部件和极板、制造焊接部的电阻低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极板群组件的方法和锂离子电容器。构成为正极板(9)的未涂敷部(25)与负极板(11)的未涂敷部(33)在相反方向上比隔膜(13、15)突出到外侧,以轴芯(7)为中心卷绕为截面成旋涡状来构成极板群(5)。此外,在负极板上配置有金属锂支承部件(17),使得金属锂支承部件的卷绕层位于极板群(5)的径向的中央区域。在将负极集电部件(45)载置在未涂敷部(33)之上的状态下,使用连续产生激光的直接聚光型半导体激光装置进行焊接,制造锂离子电容器用极板群组件(2)。在容器(3)中收纳锂离子电容器用极板群组件,获得锂离子电容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容器用极板群组件的制造方法和配备有该极板群组件的锂离子电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大电容电容器(例如500F以上),开发有结合了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与双电荷层电容器的优点的锂离子电容器。最近正在开发的锂离子电容器,一般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活性炭,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可吸留、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锂离子电容器通过预先在负极板中吸留或掺杂锂离子,负极电位能够保持得比通常的双电荷层电容器(约-IV -I. 35V)低(约-3V)。因此,能够提高电池(cell)的使用电压范围(约2. 2疒3. 8V),此外,作为正极充放电机构,除了在通常的双电荷层电容器中所利用的负离子的吸附,阳离子的吸附也能够利用,因此在原理上能够倍增电容。进而,锂离子电容器虽然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电容小,但是具有内部电阻小、在输出特性上优良、并且长寿命等优点日本特开2010-141217号(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结构中,利用多个接片(tab)将集电板与集电部件连接。在制作这种锂离子电容器的情况下,为了可靠地焊接由铜箔构成的负极集电体和由铜构成的负极集电部件,有使用YAG激光的激光焊接的方法日本特开2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秀秋饭田幸雄若松喜美星晴纪
申请(专利权)人: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