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346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专业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部设置台板,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悬板,悬板上安装第二步进电机、步进齿片,第二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步进齿片,第一支架侧部固定轨道;第一支架前侧部设置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转动设置下摩擦轮,下摩擦轮由第二支架驱动进行旋转,并在第二支架上固定支撑框,支撑框的顶杆上端固定有顶板,顶板底部连接板上转动设置上摩擦轮,上摩擦轮置于下摩擦轮的上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设计构思巧妙,能将引线框不间断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轨道边上设置的光纤能有限监控引线框的运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专业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电容器产品。它所具备的高频底阻抗性具有吧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国内仅有我公司具有批量生产能力。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容器从引线框上逐个剪切下来测量产品的合格与否,并排掉不良品,将良品包装入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能将引线框不间断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部设置台板,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悬板,悬板上安装第二步进电机、步进齿片,第二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步进齿片,第一支架侧部固定轨道;第一支架前侧部设置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转动设置下摩擦轮,下摩擦轮由第二支架驱动进行旋转,并在第二支架上固定支撑框,支撑框的顶杆上端固定有顶板,顶板底部连接板上转动设置上摩擦轮,上摩擦轮置于下摩擦轮的上方位置,在第二支架上还安装有摆动气缸,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25),第一支架(25)顶部设置台板,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悬板(24),悬板(24)上安装第二步进电机(22)、步进齿片(21),第二步进电机(22)通过同步带(23)驱动步进齿片(21),第一支架(25)侧部固定轨道(20);第一支架(25)前侧部设置第二支架(28),第二支架(28)上转动设置下摩擦轮(9),下摩擦轮(9)由第二支架(28)驱动进行旋转,并在第二支架(28)上固定支撑框(29),支撑框(29)的顶杆上端固定有顶板(13),顶板(13)底部连接板上转动设置上摩擦轮(5),上摩擦轮(5)置于下摩擦轮(9)的上方位置,在第二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引线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25),第一支架(25)顶部设置台板,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悬板(24),悬板(24)上安装第二步进电机(22)、步进齿片(21),第二步进电机(22)通过同步带(23)驱动步进齿片(21),第一支架(25)侧部固定轨道(20);第一支架(25)前侧部设置第二支架(28),第二支架(28)上转动设置下摩擦轮(9),下摩擦轮(9)由第二支架(28)驱动进行旋转,并在第二支架(28)上固定支撑框(29),支撑框(29)的顶杆上端固定有顶板(13),顶板(13)底部连接板上转动设置上摩擦轮(5),上摩擦轮(5)置于下摩擦轮(9)的上方位置,在第二支架(28)上还安装有摆动气缸(15),摆动气缸(15)的活塞杆顶紧于顶板(13)底面,第二支架(28)上、对应于上摩擦轮(5)的一端固定有摆动框,摆动轴(7)通过第一轴承(6)转动设置于摆动框上;第二支架(28)侧部、对应于轨道的上料端设有料盒(2),料盒(2)的端部设置上料气缸(1),上料气缸(1)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洪兴袁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万洪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