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铁元素掺杂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7295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元素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科学与能源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氯化锰、草酸铵和氯化铁为原料,通过低温固相反应、煅烧和酸化的方法制备铁元素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锰材料。所制备的材料可以和乙炔黑/聚四氟乙烯(PTFE)均匀复合,加入适量酒精,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镍上,干燥后通过液压的方法形成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备铁元素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锰材料工艺流程简单,制成的电极具有较高的比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材料二氧化锰掺杂改性的方法,属于电化学科学与能源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类电子数码产品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池的容量和大电流放电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超级电容器也成为电化学电容器,这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它兼有常规电容功率密度大和充电电池能量密度大的优点,可瞬间释放大电流,可快速充放电,且充电效率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对环境无污染。随着环保型电动汽车研究的发展,超级电容器与各类电池配合使用形成了复合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启动系统中。并且在通讯设备、备用电池和计算机的领域中,超级电容器也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储存是通过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电极及将能量存储在扩散双层之间来实现的,充电时产生的电容包括在电极/电解液界面通过电子和离子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所产生的双电层电容;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电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沉积,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和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法拉第准电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电极材料、电解液有关,而电极材料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元素掺杂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步骤:(a)将原料氯化锰、草酸铵和氯化铁按一定比例混合、球磨,转速是200?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0.5?2.5小时,原料氯化锰、草酸铵和氯化铁三者用量的摩尔比为(0.8?1.2):(1.0?1.4):(0.08?0.12);(b)将球磨产物80?100℃恒温干燥8?12小时;(c)将干燥后的产物在空气中进行300?600℃煅烧,煅烧时间为8?12小时;(d)煅烧后的产物在0.5?3?mol/L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1?4小时;(e)高速离心分离酸化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液,多次清洗分离得到固体产物;(f)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钢朱涛陈银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