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供给气泡降低船舶与水之间的阻力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提高船舶航行效率的技术,已知空气润滑系统。空气润滑系统是通过向比船体的吃水线下面的外面供给气泡来降低船舶与水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航行效率的技术。特开2009-248831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是其一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9-248831(日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正在开发通过对现有船舶进行外置空气润滑系统的改装,从而提高航行效率的技术。在这样的技术中,期望改装容易、降低摩擦阻力的效果明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中,空气排放装置包括:安装在船舶船底上,在相对于船底与下侧对置的面具有空气排放孔的排放侧舱室;以及向排放侧舱室的内部供给空气的供给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中,供给部在船舶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空气排放孔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其它方面中,空气排放装置的供给部从比空气排放孔形成在船舶的船头侧的船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7 JP 2010-2161251.一种空气排放装置,包括:
排放侧舱室,安装在船舶的船底,在相对于所述船底与下侧对置的面上
具有空气排放孔;以及
供给部,向所述排放侧舱室的内部供给空气。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
所述供给部在所述船舶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空气排放孔配置在不
同的位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
所述供给部从比所述空气排放孔形成在所述船舶的船头侧的所述船底
上的空气供给孔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空气,
所述排放侧舱室在所述空气供给孔和所述空气排放孔之间,具有用于扩
散所述供给部供给的空气的、在所述船舶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空气扩散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
所述空气排放孔比所述空气供给孔分布在所述船舶的横方向上较宽的
区域中。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
还包括扩散构件,比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空气供给孔设置在船尾侧,比
所述空气排放孔设置在船头侧的位置,扩散从所述空气供给孔供给的空气从
而将空气供给到所述空气排放孔侧。
6.一种船舶,在船底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排放装
置。
7.一种空气润滑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以及
空气回收装置,
所述空气回收装置包括:
回收侧舱室,比所述空气排放装置安装在船尾侧的所述船底上,在相对
于所述船底与下侧对置的面上具有空气收入孔;以及
回收部,回收所述回收侧舱室的内部的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真一,沟上宗二,日笠靖司郎,川北千春,川渊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