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锚固组件的插入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981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2: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入仪器,其设置成横跨解剖间隙推出一对锚固件本体,以便使得间隙接近。插入仪器能够包括单个套管,该套管以堆叠关系保持该对锚固件本体,或者插入仪器能够包括一对相邻套管,该对相邻套管各自保持相应锚固件本体。插入仪器能够驱动成将锚固件本体推入相应目标解剖位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美国专利申请No.13/095192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No.13/095192要求美国专利申请No.61/328251(申请日为2010年4月27日,Overes)的优先权,该文献如同在这里阐述那样整个结合到本申请中,作为参考。本申请要求美国专利申请No.61/398699(申请日为2010年6月29日,Overes等)、美国专利申请No.61/432755(申请日为2011年1月14日,Henrichsen等)、美国专利申请No.61/461490(申请日为2011年1月18日,Henrichsen等)和美国专利申请No.61/443142(申请日为2011年1月15日,Overes)的优先权,这些文献如同在这里阐述那样整个结合到本申请中,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矫形外科手术处理过程通常涉及使用固定装置。通常,在骨或软组织中产生进入孔,合适的固定装置能够固定于其中。除了螺钉,可膨胀固定装置也能够使用,该可膨胀固定装置以收缩状态插入孔中,并一旦正确定位就转变成膨胀状态。在矫形外科手术处理过程(例如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一个示例中,神经根病通过外科手术除去突出的髓核来治疗,以便实现神经减压。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是目前进行的一种最普通的脊椎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发现通过该处理过程而减轻痛苦,但是对于其它人,椎间盘可能通过在环带中的开口而重新突出,从而导致继续疼痛,并可能需要附加外科手术。当前,标准的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技术并不包括封闭环带缺陷,并使得外科医生面临难题。外科医生可以选择除去髓核的、撞上神经的突出部分,这治疗了神经根病,但是增加了剩余髓核通过环带存在的缺陷而手术后重新突出的危险。也可选择,外科医生可以选择进行大范围去除,其中,除了突出部分外,大部分的剩余髓核材料也除去,以便最小化手术后重新突出的危险。不过,手术后椎间盘高度收缩和因此发展成腰痛的危险增加。普通的可膨胀植入件包括:具有可膨胀部分的套筒,该可膨胀部分具有多个指状件或可膨胀部件,这些指状件或可膨胀部件由在套筒的周边壁中的中间狭槽或孔而形成;以及压缩元件,该压缩元件延伸穿过套筒的中心孔。压缩元件能够与套筒的前端连接,从而在朝着套筒的后端拉动所述压缩元件时,所述指状件或可膨胀部件径向向外弯曲,以便使得所述可膨胀部分从它的收缩状态转变成它的膨胀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插入仪器设置成在目标位置推出至少一个锚固件。该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本体,该锚固件本体有基本沿细长方向延伸的基体。基体限定了沿细长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开口。锚固件还包括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穿过至少两个开口编织。插入仪器包括套管,该套管限定了细长开口,该细长开口的尺寸设置成接收锚固件本体。插入仪器还包括推动器部件,该推动器部件可插入套管内,并设置成按压至细长开口中,以便将锚固件本体从套管中推出至目标位置。当拉伸力沿基本沿细长方向的方向施加给驱动部件时,锚固件本体沿细长方向收缩,并沿相对于细长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膨胀。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前面的概述以及后面对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为了示例说明目的,附图中表示了示例实施例。不过应当知道,本申请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确切结构和手段。附图中:图1A是包括一对锚固件本体的锚固组件的示意侧视图,该对锚固件本体横跨解剖缺陷植入,并表示处于第一结构;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示意侧视图,表示了锚固件本体处于膨胀结构和处于接近位置;图1C是包括图1A中所示的锚固件本体和连接器部件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该连接器部件设置成附接锚固件本体的驱动部分,表示了锚固件本体处于第一结构;图1D是图1C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表示了连接器部件利用处于膨胀结构的锚固件本体紧固;图1E是与图1C类似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但是包括成一体的连接器部件;图1F是图1E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表示了连接器部件利用处于膨胀结构的锚固件本体紧固;图1G是包括一对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锚固件本体的锚固组件的示意侧视图,表示横跨解剖缺陷植入和处于第一结构;图1H是图1G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示意侧视图,表示了锚固件本体处于膨胀结构和处于接近位置;图2A是包括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该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在解剖缺陷的相对侧植入解剖结构中,并表示处于第一结构;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表示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处于相应的膨胀结构;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该锚固组件包括使得第一锚固件附接在第二锚固件上的连接器部件;图3A是固定成套器具的侧视图,该固定成套器具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和插入仪器;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固定成套器具的截面侧视图;图4A是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固定成套器具的剖视图,表示处于第一旋转状态;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成套器具沿线4B-4B的截面侧视图;图4C是图4A中所示的固定成套器具的截面侧视图,但是表示处于第二旋转状态,其中一对孔对齐;图4D是图4C中所示的固定成套器具沿线4D-4D的侧剖图;图5A是插入仪器在装配过程中的侧剖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侧剖图,但是表示装配后;图5C是图5B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手柄的侧剖图;图5D是图5C中所示的手柄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构成的固定成套器具的侧视图;图7A是包括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插入仪器的固定成套器具的透视图,该插入仪器包括外壳和从该外壳伸出的套管,仪器表示处于第一结构,其中第一锚固件本体和第二锚固件本体装载在插入仪器中;图7B是图7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套管的放大透视图;图7C是图7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外壳的侧剖图;图7D是图7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套管的放大侧剖图;图8A是图7A中所示的固定成套器具的透视图,表示插入仪器处于第二位置,以便将第二锚固件本体从插入仪器推出,该第二锚固件本体表示处于第一结构;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套管的放大透视图;图8C是图8A中所示的外壳的侧剖图;图8D是图8A中所示的套管的侧剖图;图9A是图8A中所示的固定成套器具的透视图,表示插入仪器处于偏离位置;图9B是图9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套管的放大透视图;图9C是图9A中所示的插入仪器的外壳的侧剖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9 US 61/398,699;2011.01.14 US 61/432,755;1.一种插入仪器,设置成在目标位置推出至少一个锚固件,所述
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本体,所述锚固件本体具有基本沿细长方向延伸的
基体,所述基体限定了沿细长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开口,锚固件还包括
穿过至少两个开口编织的驱动部件,插入仪器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限定了细长开口,所述细长开口的尺寸设置成接
收锚固件本体;以及
推动器部件,所述推动器部件可插入套管中并设置成被按压至细
长开口中,以便将锚固件本体从套管推入至目标位置,使得当拉伸力
沿基本沿着细长方向的方向施加给驱动部件时,锚固件本体沿相对于
细长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膨胀;
其中,推动器部件是第一推动器部件,插入仪器还包括中空的第
二推动器部件,所述第二推动器部件布置在套管的细长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布置
在中空的第二推动器部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中空的第二推动器部
件包含第一锚固件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套管还包含布置在第
一锚固件本体的远侧的第二锚固件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首先
与第二推动器部件连接,使得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在第
一冲程中一前一后地向远侧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冲程使得第二推
动器部件将第二锚固件本体推出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在第
一冲程之后与第二推动器部件脱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的第
二冲程将第一锚固件本体从套管中推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
二推动器部件连接,从而在第二冲程的第一部分中一前一后地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止动器部件,所
述止动器部件相对于套管可平移地固定;以及夹,所述夹可拆卸地连
接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柱塞,所述柱塞
可平移地固定在第一推动器部件上,所述柱塞设置成被按压,以便将
第一推动器部件按压至细长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夹可拆卸地附接在
柱塞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附接部件,所述
附接部件可平移地固定在第二推动器部件上,其中,夹抵靠附接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
可平移地固定在套管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柱塞被按压将锚固
件本体从插入仪器推出的第一距离,一旦柱塞被按压第一距离,夹就
抵靠外壳,以便防止柱塞被按压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从柱塞中取出夹将
使得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可平移地脱开,从而按压柱塞
第二距离使得第一推动器部件将另一锚固件本体从插入仪器中推出。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
可平移地固定在套管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互补的第一引导
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可操作地连
接在外壳和第二推动器部件之间,以便引导外壳和第二推动器部件之
间的相对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附接部件,所述
附接部件可平移地固定在第二推动器部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柱塞,所述柱塞

\t可平移地固定在第一推动器部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引导部件和第
二引导部件可操作地连接在外壳和附接部件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引导部件和第
二引导部件设置成使得第一推动器部件与第二推动器部件可平移地连
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附接部件与柱塞可
平移地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附接部件包括绕柱
塞延伸的轴环。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引导部件和第
二引导部件包括:1)导轨,所述导轨伸入附接部件和外壳中的至少一
个内;以及2)引导销,所述引导销与附接部件和外壳中的另一个连
接,使得引导销在导轨中行进。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导轨伸入附接部件
中,引导销从外壳伸入导轨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引导销可平移地固
定在外壳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导轨限定了第一轨
道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部分偏离的第二轨道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柱塞的旋转使得引
导销从第一轨道部分行进至第二轨道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附接部件限定了在
第一轨道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的末端处的止动器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当柱塞相对于壳体
向远侧运动时,引导销在导轨中向近侧平移,以便将第一锚固件本体
和第二锚固件本体从插入仪器中推出。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导轨限定了具有边
缘的基部,其中,引导销沿所述边缘平移,以便提供触觉和声音反馈

\t中的至少一个。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从套管伸出的深
度止动器。
3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
连接组件设置成可释放地平移固定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
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连接组件在第一冲
程中固定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从而将第二锚固件本体
从套管中推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连接组件在第二冲
程中使得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相互脱开,使得第一推动
器部件可相对于第二推动器部件平移,由此,第一推动器部件将第一
锚固件本体从套管推出。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可平移地固定在
第二推动器部件上的附接部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可平移地固定在
第一推动器部件上的柱塞。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附接部件与柱塞在
相对平移时可释放地附接在一起。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
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由附接部件承载,并设置成进一步伸入柱塞的第
一凹口中,以便使得附接部件与柱塞可平移地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与套管可平移地
固定的外壳。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外壳承载与第一凹
口间隔开的第二凹口。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外壳限定了第二凹
口。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当连接部件运动至

\t与第二凹口对齐的位置时,连接部件驱动离开第一凹口进入第二凹口,
从而使得附接部件和柱塞可平移地脱开。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附接部件限定了槽
道,连接部件设置成运动横过槽道,以便与柱塞脱开和与外壳连接。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外壳承载内部壳体,
所述内部壳体承载第二凹口。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当连接部件运动至
与第二凹口对齐的位置时,连接部件驱动离开第一凹口和进入第二凹
口,从而使得附接部件与柱塞可平移地脱开。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连接部件包括附接
在附接部件上的片簧。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片簧与附接部件成
一体。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互补的第一引导
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在外壳和第
二推动器部件之间可操作地连接,以便引导外壳和第二推动器部件之
间的相对运动。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互补的引导部件限
定了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偏离的第二部分以及在第一部分的一个端
部处的止动器。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连接部件是锁栓,
第一部分的止动器防止第二推动器部件在锁栓与第二凹口对齐之前向
远侧平移。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部分具有足够
的长度,从而引导部件沿第一部分的运动使得第二推动器部件将第二
锚固件本体从插入仪器中推出。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引导部件沿第二部
分的运动使得锁栓运动成与第二凹口对齐。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锁栓运动至第二凹

\t口中,以便使第一推动器部件和第二推动器部件平移地脱开,使得第
一推动器部件可独立于第二推动器部件平移,以便将第一锚固件本体
从插入仪器推出。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套管限定了远侧排
出口,第一锚固件本体和第二锚固件本体通过远侧排出口而从插入仪
器推出。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二推动器部件包
括管塞,所述管塞布置成使得当锁栓与第二凹口对齐时,套管的排出
口在管塞和第一推动器部件之间延伸,以及使得第一锚固件本体能够
通过排出口而从插入仪器中推出。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推动器部件的
进一步平移独立于第二推动器部件,以便从插入仪器中推出第一锚固
件本体。
59.一种插入仪器,其设置成在目标位置推出至少一个锚固件,
所述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本体,所述锚固件本体具有基本沿细长方向延
伸的基体,所述基体限定了沿细长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开口,锚固件还
包括穿过至少两个开口进行编织的驱动部件,插入仪器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限定了细长开口,所述细长开口的尺寸设置成接
收锚固件本体;
推动器部件,所述推动器部件可插入套管中,并设置成被按压至
细长开口中,以便将锚固件本体从套管推出至目标位置中,从而当拉
伸力沿基本沿着细长方向的方向施加给驱动部件时,锚固件本体沿相
对于细长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膨胀;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可平移地固定在套管上。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互补的第一引导
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在外壳和推
动器部件之间可操作地连接,以便引导外壳和第一推动器部件之间的
相对运动。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套管还包含布置在

\t第一锚固件本体远侧的第二锚固件本体。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套管限定了远侧排
出口,第一锚固件本体和第二锚固件本体沿与细长开口基本平行的方
向从远侧排出口推出。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第一引导部件是导
轨,第二引导部件是引导销,当柱塞相对于外壳向远侧运动时,所述
引导销在导轨中行进,以便从插入仪器中推出第一锚固件本体和第二
锚固件本体。
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导轨由外壳承载。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引导销可平移地固
定在第一推动器部件上。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导轨限定了第一轨
道部分和从所述第一轨道部分伸出的中间轨道部分。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柱塞的旋转使得引
导销从第一轨道部分行进至中间轨道部分。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插入仪器,还包括:引导壳体,所述
引导壳体限定了延伸穿过的至少一个孔,柱塞承载至少一个引导柱,
所述引导柱在柱塞旋转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径向偏离,在柱塞旋转
之后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对齐。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插入仪器,其中:当柱塞沿第二冲程
进一步平移时,引导柱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孔,以便从套管中推出
第一锚固件本体和第二锚固件本体。
70.一种插入仪器,其设置成在目标位置推出至少一个锚固件,
所述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本体,所述锚固件本体具有基本沿细长方向延
伸的基体,所述基体限定了沿细长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开口,锚固件还
包括穿过至少两个开口进行编织的驱动部件,插入仪器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限定了细长开口,所述细长开口的尺寸设置成接
收锚固件本体;以及
推动器部件,所述推动器部件可插入套管中,并设置成被按压至

\t细长开口中,以便将锚固件本体从套管推出至目标位置,从而当拉伸
力沿基本沿着细长方向的方向施加给驱动部件时,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奥韦雷斯J·塔尔博特D·文纳尔德K·亨里希森J·马诺斯S·拉尔森W·辛哈塔特
申请(专利权)人: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