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813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2:42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量子阱层、发光层及阴极,所述量子阱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空穴传输层、聚噻吩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较高。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是基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而空穴从阳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相遇、复合、形成激子,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光材料,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光能。但是在有机小分子材料中,空穴传输速率比电子传输速率要高两个 数量级以上,因此,往往导致空穴与电子的复合几率低下,从而降低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光效率较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量子阱层、发光层及阴极,所述量子阱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空穴传输层、聚噻吩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噻吩层的材料为聚3-己基噻吩、聚3-甲基噻吩、聚3-辛氧基噻吩或聚3-十二烷基噻吩。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PEDOT与PSS的混合物。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中PEDOT与PSS的质量比为2 : I 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发光层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阳极及所述发光层之间的量子阱层,所述量子阱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空穴传输层、聚噻吩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黄辉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