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可变的平面发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30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2:01
发光装置(1)包括平面发光体(5),该平面发光体具有形成发光区(L12)的层组结构(10),该层组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20;20-1;20-2;20-3)、第二电极层(40)和设于第一电极层(20;20-1;20-2;20-3)和第二电极层(40)之间的至少一个发光中间层(30),其中,第一电极层(20;20-1;20-2;20-3)具有至少两个超出发光区(L12)地侧向间隔的触点区(70a,70b),信号源(60)可在所述触点区上施加电子控制信号(SSteu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亮度可变的平面发光体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平面发光体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体的出光区的亮度和/或光色分布是可变的,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调节平面发光体的亮度和/或光色分布的方法。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实现了新型的发光元件。作为与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相比具有适中亮度的平面发光体,OLED最适用于制造平面扩散光源,就像例如发光板。对于应用在通用照明中,尤其期望大面积的扩散发光的光源,这就是为何OLED具有用于此引用领域的大有前途的未来潜力。因为在OLED制造中采用薄膜技术,所以,还可以实现柔软的发光体,其开创了迄今未知的空间照明可能性。对于尤其在通用照明中的实际应用,通常期望或要求均匀发光的0LED,即,经过其出射面均匀发光的0LED。与无机LED相似,有机LED是电流工作元件。这就是说,OLED的亮度与流过OLED的发光有源层的电流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均匀发光的0LED,在发光层内需要在OLED的平面延伸范围内是均匀的层厚。而这在制造大面积发光元件时尤其是一项 挑战。一般,OLED具有至少一个透明电极,电极例如借助透明的导电氧化物(TCO)或者借助透明的金属层来实现。但是,因为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30 DE 102010028427.0;2010.06.09 DE 10201001.一种发光装置(I),其具有以下特征 平面发光体(5),该平面发光体具有形成发光区(L12)的层组结构(10),该层组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20; 20-1; 20-2; 20-3)、第二电极层(40)和设于该第一电极层(20; 20-1; 20-2; 20-3)和该第二电极层(40)之间的至少一个发光中间层(30),其中,该第一电极层(20; 20-1; 20-2; 20-3)具有在侧向上超出该发光区(L12)的彼此间隔的至少两个触点区(70a,70b),能够借助信号源(60)将电子控制信号(SsteuJ施加给所述至少两个触点区, 信号源(60),其用于通过侧向彼此间隔的两个触点区(70a,70b)将电子控制信号(Ssteuer)施加到该第一电极层(20; 20-1; 20-2; 20-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超出发光区在侧向上间隔的所述两个触点区(70a,70b)之间,借助该控制信号(SsteuJ能够通过所述电极层(20; 20-1; 20-2; 20-3)在侧向上调节出电压降,以便影响在该发光区(L12)范围内的亮度分布和/或光色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0;20-1; 20-2; 20-3)具有多个其它触点区(70c-j),所述其它触点区分别相互侧向间隔布置,其中,在至少一对触点区(70a,70b,70c-j)之间能够施加控制信号(SstaJ。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能够借助控制电路在不同的多对触点区(70a, 70b, 70c-j)之间施加多个控制信号(SsteUOTl,Ssteuer2. . .,Ssteuer4),以便以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影响在发光区内的亮度分布和/或光色分布。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层是结构化地构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层沿着在侧向上超出该发光区(L12)的彼此间隔的两个触点区(70a,70b)之间的连线具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奇尔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乐敦OLED照明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